“刚刚查了一下王健林,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 过去一周,他的名字密集出现在财经频道和热搜榜:7月22日,中国儒意宣布用2.4亿元买下快钱金融30%股权;半个月前,48座万达广场被老朋友太盟、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包圆”带走,一次回血500亿元;再往前数,北京总部大楼、酒店板块、电影股权,能卖的几乎全摆上货架。镜头里,王健林身形明显消瘦,仍带着项目经理在工地巡场,网友调侃“老王成了最拼打工人”。 外人看来,这是债务危机的剧本,但把镜头拉远,你会发现故事远不止“欠债还钱”那么简单。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大连万达商管的有息负债1375.61亿元,账面现金115.7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债302亿元。数字冰冷,却也别忘了,他手里还有513座在营万达广场,管理面积7000万平方米,光租金一年进账就超过600亿元。更关键的是,万达15万员工的工资、社保、公积金从未晚发一天——这在裁员、欠薪消息此起彼伏的当下,比任何财报都更有说服力。 为什么一边卖资产、一边又坚持不欠薪?背后是一场“轻资产”生死时速。2017年,万达把文旅和酒店打包卖给融创、富力,换回438亿元现金那一刻,王健林就铁了心要从“开发商”变身“运营商”。他砍掉重资产,把万达广场从自有物业变成输出品牌、招商、运营,收管理费、分成租金,现金流更轻、更稳。过去两年,万达商管继续开业新店,却不再拿地盖楼,连轻资产REITs都在筹备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珠海万达商管IPO两度折戟,对赌协议里的380亿元回购款瞬间变成倒计时炸弹;融创、苏宁等老战友先后提起仲裁,合计索赔180亿元;股权冻结、执行金额叠加到近百亿,融资渠道几乎被封死。于是,卖广场、卖金融牌照、卖酒店股权,成了拆弹的唯一保险丝。 但别忘了,老王手里还有2.69万套自持公寓、写字楼、商铺,每月租金像水龙头一样哗哗进账。用圈内人的话说,“王健林个人名下没有负债,他只是把公司债务扛在自己肩上。”这份担当,在地产圈“躺平”成风的时候,显得格外刺眼。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终局。500亿元现金到账后,太盟牵头的600亿元战投有望解冻落地,苏宁、融创的仲裁也可能迎来庭外和解。如果轻资产REITs顺利挂牌,万达商管就能从“卖血”回到“造血”,继续当包租公。当然,前提是老王别再遇到黑天鹅。 官媒信息来源: 新华社2025-07-22《中国儒意拟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 央视新闻2025-05-26《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万达48座广场出售》 证券时报2025-05-26《王健林再度“断腕”!48座万达广场将易主》 留言区聊聊,你觉得老王这次能挺过去吗?
“刚刚查了一下王健林,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 过去一周,他的名字密集出现在
森森视野
2025-07-23 22:09:4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