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蜀汉的局势从顶峰急转直下,二三年间,蜀汉文臣武将关羽、张飞、马超、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2025-07-23 18:39:26

建安二十四年,蜀汉的局势从顶峰急转直下,二三年间,蜀汉文臣武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法正、黄权、马良等,或被杀、或病逝、或降魏,相继陨落。 刘备夷陵之战,带去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占蜀汉总兵力得百分之五十,而且与剩下得五万士兵相比,这五万大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此外还有像冯习、张南等新生代将领也都殒命疆场,黄权投魏时,还带走了318名将校。 再加上章武三年春天,蜀汉的顶梁柱刘备去世,蜀汉真正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其实,早在刘备去世前,南中大族的叛乱已经此起彼伏,主要有越嶲郡的高定,朱提郡的朱褒,建宁郡的雍闿。这些大族之所以反叛,除了之前与蜀汉朝廷的矛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东吴的因素。 早在建安二十四年,雍闿就已经与孙权取得联系,后来还把蜀汉新任命的益州太守张裔绑送至吴国,后来孙权还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他还任命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在交州、益州的边境伺机而动。 孙权用意一目了然,如果南中局势不可控制,叛乱波及到了成都平原内部,那么东吴的势力很有可能由交州占领南中,进而进入益州腹地,夺取蜀汉政权。 因为蜀汉实力衰退已到极点,再加上外部势力的介入,诸葛亮并不急于解决南中叛乱,而是以安抚为主,对内大力发展经济,恢复国力;对外,他安排邓芝出使吴国,孙权也安排张温进行了回访,蜀、吴关系不断升温。 等到蜀汉建兴三年,平定南中叛乱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亲自率领,从成都,到金沙江,进入越嶲,杀死雍闿、高定;牂柯太守、门下督马忠统领一路人马,平定了牂柯郡;庲降都督李恢作为第三路,主要为牵制。大致在秋天,南中叛乱基本被讨平。 其中故事最著名的就是七擒孟获。雍闿被杀后,部下拥立孟获为主,孟获在南中也是大族,拥有很高人望。对待孟获,诸葛亮主要采用马谡的计策“攻心为上”,这时叛乱主力已被消灭,诸葛亮也有时间发动政治攻势,而且稳定南中,使之成为北伐的大后方,更是此次平定南中的题中之义。 最后“七擒七纵”是相当成功,孟获对诸葛亮的佩服是五体投地。孟获后来在蜀汉做官,一直做到御史中丞,掌管朝廷监察大权,他的族人孟琰则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还得到了一支精锐,他把南中劲卒青羌一万多家迁到蜀地,组建了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飞军”,在以后的北伐中大显身手。 南中平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孙权也识趣的召回了刘阐,撤销了所谓的益州刺史。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