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府被包围,泽连斯基或被迅速推翻,继任者浮出水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的一项法律,正在引发全国性的政治地震,当地时间7月22日,泽连斯基批准了一项法案,将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的调查权纳入总检察长体系,而总检察长由总统直接任命。 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乌克兰反腐机构的独立性,立即触发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 基辅市中心的总统府外,数千名民众连夜聚集。 抗议者手持“否决法案”“保护反腐体系就是守护乌克兰未来”的标语,其中包括2022年失去双腿的退伍军人。 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老兵愤怒表示:“总统本应树立零容忍榜样,却用权力操控涉及盟友的案件”。 抗议浪潮迅速蔓延至第聂伯罗、利沃夫、敖德萨等城市,这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首次出现如此规模的反政府示威。 法案的核心争议在于权力集中,根据新规总检察长不仅可以直接干预NABU的调查,将案件移交其他机构,还能终止调查程序。 SAPO的职权也被稀释,其检察官的任命权落入总统亲信手中,这意味着原本独立运作的反腐机构,如今完全置于总统行政体系之下。 NABU负责人公开批评法案“终结了反腐机构的独立性”,SAPO则警告此举将导致“系统性腐败死灰复燃”。 欧盟的反应尤为强烈。欧盟驻乌克兰代表团明确表示,NABU和SAPO的独立运作是乌克兰入盟谈判的核心要件。 G7国家大使联合发声,对法案可能削弱反腐机制表示“严重关切”,这种外部压力让乌克兰政府陷入两难:既要争取西方支持对抗俄罗斯,又要应对国内政治博弈。 更复杂的是,法案通过前的一系列动作加剧了民众疑虑,7月21日,国家安全局突击搜查NABU和SAPO,指控部分员工涉嫌与俄罗斯有关联。 NABU反驳称,搜查行动未获法院授权,实际上已导致该机构停摆,这种“先打击后立法”的操作,被反对党指责为“政治清洗”。 议会少数派议员阿列克谢·贡恰连科直言:“这是泽连斯基的个人选择,目的是保护其圈子免受调查”。 这场危机正在动摇泽连斯基的政治根基,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已跌至49%,远低于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62%。 政治观察家指出,反腐机构此前正在调查总统办公室成员涉及的军火采购舞弊案,法案的出台被解读为“以立法手段阻断司法调查”。 反对派借机发难,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公开呼吁“撤回法案,重启政治对话”,国际层面的连锁反应同样剧烈。乌克兰入盟谈判可能因此停滞,而美国的态度更添变数。 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推动“政权更迭”计划,扎卢日内被内定为潜在继任者,这种外部压力与国内抗议形成共振,使得泽连斯基政权面临自战争爆发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截至目前,泽连斯基尚未直接回应抗议,仅在视频讲话中称这是“情绪化的一天”,强调反腐体系“必须清除俄罗斯的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轻描淡写的表态难以平息民愤,随着抗议活动进入第三天,总统府周边已设置路障,防暴警察与示威者的对峙持续升级。 政治观察家认为,这场危机暴露了乌克兰战时体制的深层矛盾:国家安全需求与民主制度建设的冲突。 泽连斯基试图通过集中权力提高行政效率,却忽视了反腐机构作为西方援助核心条件的战略价值。 如今,欧盟的警告、民众的怒火与反对派的施压形成三重压力,可能迫使泽连斯基在短期内做出妥协,否则其政治命运将面临决定性转折。 在权力真空的阴影下,潜在继任者的轮廓逐渐显现,扎卢日内凭借军事威望成为热门人选,而前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祖国党”正积极串联反对力量。 更微妙的是泽连斯基改组内阁时任命前防长乌梅罗夫为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这一安排被解读为应对危机的“后手”。但无论权力如何更迭,乌克兰都将面临更复杂的政治重构。
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在基辅炸了三年,结果乌克兰高层们照样活蹦乱跳。最近普京终于回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