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可以杀王伦,就林冲不行!王伦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品不足,武力不足,实力

零零说史 2025-07-23 16:26:52

谁都可以杀王伦,就林冲不行!王伦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品不足,武力不足,实力不足,但王伦没有对不起林冲。 林冲投奔王伦的时候,确实已经落魄到了极点,对这种时刻,王伦不愿意收留林冲,是很正常的,但最终还是迫于各种压力,选择收留了林冲。即使王伦让林冲杀了一个行人,也是一种投名状,这是梁山上的规矩,谁来都一样,并不是为难林冲。 王伦这人,梁山老班底都明白——本事不大,心胸也窄。杜迁、宋万两个头领,武艺稀松,靠着山势险要才勉强立足。 当林冲顶着风雪投奔梁山时,这份根基就显得更单薄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大名如雷贯耳,高俅的仇家身份更像一颗烫手山芋。王伦第一反应就俩字:不收。或者说,害怕林冲。 但是,林冲是有介绍信的,他把柴大官人的书信递上来,王伦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住了。小旋风柴进名头响亮,但这份推荐在王伦看来分量复杂。过往岁月里,指不定多少带着柴进名帖的所谓“好汉”被王伦婉拒过。有些可能是朝廷重犯,有些兴许就是无赖之徒。王伦这座小山头,经不起风浪。 最终,林冲还是留下了。这不单纯是柴进的面子,更像是王伦权衡后的选择。他怕的是眼前这头被逼急了的豹子,若真恼羞成怒,自己手下这三两人怕是不够看。收下林冲,给个第四把交椅,既给了柴进敷衍的台阶,也算是对猛虎的一点安抚。 林冲初入伙的日子并非风平浪静。王伦心里的疙瘩始终没解,毕竟林冲身份太过敏感。所以有了“投名状”一事——让林冲下山取颗人头回来表忠心。 这在当时的绿林道上不是新鲜规矩,许多山头都这么干。这绝非王伦专门针对林冲设的刁难,而是绿林中证明诚意的普遍手段。 林冲下山三日,前两日未能建功。到了第三日,总算遇上个挑担的倒霉路人。这就是大倒霉蛋杨志。林冲上去想结果了杨志,不成想杨志是个硬茬子,两人打了40回合,不胜负。 王伦见到了这个战斗场景,他也没有在为难林冲,就算是接纳了林冲,给林冲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 可谁都没想到,风波过后不久,王伦竟死在了林冲手里。 吴用、晁盖一行七人到来,实力远超梁山原班人马,王伦自然恐慌。他拿出金银想送客,本属自保之举。林冲却骤然发难,寒光一闪,王伦当场毙命。这一幕成了梁山聚义的起点,却也成了江湖道义上的一记重拳。 单论个人恩怨,王伦没做过对不起林冲的事。他没陷害林冲,没克扣林冲,甚至没把林冲赶出梁山——当初是林冲自己苦苦哀求留下的。给他第四把交椅,算是尽了收留的义。到头来,王伦唯一的过错可能只是“本事不济”和“心胸狭窄”。但这对林冲来说,竟成了他举刀的理由。 柴进知道林冲杀了王伦会作何感想?当初他引荐林冲上山,本有三分“送瘟神”的意味——既保全林冲,也减轻自己庄上的压力。高俅势大,即使他有祖传丹书铁券,长留林冲终究危险。 柴进或许预想林冲能在山寨立足,但绝想不到他转头就杀了收留他的寨主。这份恩将仇报行径传到柴进耳朵里,恐怕不止是错愕,更是齿寒。日后高唐州被围,柴进宁死也不愿投奔近在咫尺的梁山,恐怕心中阴影正源于此。 再看林冲这个人,他一生中几件大事,都值得琢磨。 东京城中,为保全自己前程,一纸休书将结发妻子推入未知的深渊;野猪林前,明知董超、薛霸收了高俅好处要置他于死地,鲁智深救下他后要求杀公差以绝后患时,他却坚持阻拦,结果导致自己后来差点被烧死在草料场;最后便是这梁山上,对着曾收留自己的王伦捅出了致命一刀。 这一桩桩事串起来,透着一股说不清的利己意味。他能在风雪山神庙中迸发血勇杀陆谦,却也总在关键处显得优柔寡断甚至背弃情义。 王伦该不该死?或许从他的格局和作为看,难当大任,他的结局是历史的必然。晁盖、吴用可以杀他,阮氏兄弟可以杀他,甚至日后梁山中任何看不惯他的兄弟都可能动他。 但唯独林冲,这个曾被拒之门外却终被收留的人,最不该是拔刀的那个。江湖规矩再纷乱,一条底线总还在:施恩者不该死在受惠者的刀下。火并当晚那把冰冷刺骨的刀,把林冲钉在了一个令人难安的困境之中。那举刀的手,真能毫无滞碍吗? 这时候的林冲完全忘记了,王伦虽然一开始对自己有所阻拦,但最终还是让他坐了第四把交椅。 从江湖道义来讲,人家对自己有收留之恩,可就因为林冲觉得人家不适合当老大,就联合晁盖将王伦给砍了。 大家试想一下,若是王伦武艺高强,不在林冲之下,他之前刁难林冲,不让他入伙,那么林冲还敢火拼王伦吗?恐怕不敢了吧 ?而王伦之死,恰恰证明了他当初不愿意收留林冲的正确,他担心的就是这一天,偏偏就应验了。如果他真是肚量小,不容人,他有一万种办法赶林冲走。哪怕半夜喊上几个心腹小喽啰,直接结果了林冲,或者饭菜里下药都成,但他并没有那么做。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零零说史

零零说史

欢乐是带给大家的,大家开心我就开心,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