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食物观 “种粮”于海,打造“蓝色粮仓” 中国碗装营养丰富的中国食物 保障粮食安全! 7月20日,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型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交付,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养殖装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这哪是船?简直就是个海上移动渔业帝国!8万吨级的庞大身躯,肚子里能养上万吨优质蛋白。它劈开海浪,把鱼虾养殖从近岸推向深蓝腹地,彻底打破了我国深远海养殖长期“仰人鼻息”的困局。 曾几何时,高端养殖装备领域如同海上“芯片”难题卡着脖子。国际巨头把持关键技术,大型深远海装备的核心部件进口难如登天。咱的钱袋子不光要看设备商的脸色,养殖收益也无形中被狠狠咬掉一大口。 看看挪威,人家靠着深海网箱,2022年三文鱼出口额高达1214亿挪威克朗,约合807亿人民币!成本优势就源自深海养殖技术的领先。反观我们?近海拥挤不堪——全国海水养殖面积3000多万亩,近90%挤在近岸。生态负荷快到极限了! “森海先锋”这一锤子下去,凿开的是渔业装备的硬骨头!从船体设计到智能养殖系统,青岛国信集团啃出了80余项技术专利。7项世界首创技术!让鱼群安稳“住”进远洋,这背后是装备国产化的胜利突围。 这钢铁巨轮不光是技术登顶的勋章,更是中国人的深蓝“饭碗”。全球80%的渔业资源告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像警钟。中国要端牢自己的饭碗,靠近海这点水花已远远不够!深海,必须去闯。潜力深不可测。 想那“深蓝1号”全潜式养殖网箱,扎根黄海已立下赫赫战功,单个大黄鱼年产量超过千吨!而“森海先锋”年产能设计目标更惊人——足足30万吨!这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餐桌上的安全与富足? 深海渔场建设,不单是技术长征,更是资源博弈。全球公海资源的争夺早已无声开战。谁能把粮仓建向大洋深处,谁就捏紧了未来的农业命脉。 从挪威峡湾到中国黄海,从撒网捞鱼到万吨巨轮智能化养殖...世界渔业版图被巨浪重新描绘。“森海先锋”远不止一艘船。它是中国人挺进深蓝的宣言!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拼图,更是对无垠海疆的资源自信!
树立大食物观“种粮”于海,打造“蓝色粮仓”中国碗装营养丰富的中国食物
云端想漫步
2025-07-23 10:36:1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