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辽宁省政府机关大院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值班哨兵白玉珍遭枪击,仍击毙了1名可疑人员,然而在案件水落石出后,受伤的白玉珍却被判处死刑,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1980年12月9日凌晨,沈阳辽宁省政府大院的枪声打破了冬夜的宁静。哨兵白玉珍胸部中弹,向上级报告击毙一名持枪歹徒。现场躺着食堂炊事员苗广吉的尸体,身边是一把失窃的五四式手枪。 徐功伟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苗广吉身中7枪,所有弹道均从背后射入。更关键的是,死者倒地后还被补射了3枪。 苗广吉的右臂有被拖拽的痕迹,棉衣敞开,脚上没穿袜子。这些细节表明他是匆忙被人叫出门的,根本没有作案准备。而白玉珍的胸部伤口呈现自下而上的弹道,只有在左手叉腰姿势下才能形成这种角度。 手枪上检出的血迹为B型血,正是白玉珍的血型,而非死者苗广吉的血型。这个发现彻底推翻了白玉珍的自卫说辞。所有证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白玉珍就是杀害苗广吉的凶手。 案件调查深入后,白玉珍的作案动机逐渐浮出水面。他即将退伍,但个人问题尚未解决,迫切需要立功来改变现状。苗广吉与他关系密切,成为了他实施计划的目标。 白玉珍先是偷走连长的配枪,然后交给苗广吉保管。12月9日凌晨,他以发现可疑人员为借口,将苗广吉骗到僻静地点。随后从背后开枪射杀了毫无防备的苗广吉,并在现场伪造了搏斗痕迹。 为了让谎言更加可信,白玉珍甚至朝自己开了一枪。他计算好角度,让子弹从腋下穿过,造成与歹徒交火负伤的假象。然后将手枪放在死者身边,制造苗广吉持枪袭击的现场。 但这个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存在诸多破绽,首先是弹道问题,如果是正面交火,苗广吉不可能背部中弹。其次是血迹证据,凶器上的血液属于白玉珍而非死者,说明他在伪造现场时留下了痕迹。 死者的穿着状态也暴露了真相,苗广吉衣着不整,袜子未穿,这不是一个预谋犯罪者应有的准备状态。而且尸体有被拖拽的痕迹,证明他是在别处被杀后移动到现场的。 军事法庭审理后,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白玉珍死刑。这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所有证据都经过了反复核实。白玉珍最终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生命代价。 白玉珍为了个人前途,不惜杀害无辜的战友,其行为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他的所谓立功计划,实际上是一场残忍的谋杀。 案件中的法医鉴定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通过科学的尸检和现场勘验,才揭穿了白玉珍的谎言。这也说明在刑事案件中,客观证据比口供更具说服力。 苗广吉作为受害者,完全是无辜的。他只是被人利用和欺骗,最终成为了别人野心的牺牲品。这起案件不仅夺走了他的生命,也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 信源: 辽宁省军区保卫部门的案件通报 军区保卫部门协同公安机关发布的内部通报,记录了案件侦破过程及对哨兵管理制度的后续整改措施
“这就是欺负人的下场!”辽宁,一男子得了脑癌,为治病欠下不少外债,病情好转后,2
【160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