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冀东300名八路军被鬼子包围,一名老者从驴背上跳下来,手拿一把“英七

鉴史忆往呀 2025-07-22 15:57:41

1943年,冀东300名八路军被鬼子包围,一名老者从驴背上跳下来,手拿一把“英七七”步枪,三步并作两步找到制高点,伏身射击,第一枪打死鬼子指挥官,第二枪打死鬼子拿旗手,第三枪把两名排一起的鬼子击毙…

那年的冀东战场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上演,三百名八路军战士被日军团团围住,子弹呼啸,硝烟弥漫,眼看就要陷入绝境。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骑着毛驴的老者突然出现在战场边缘,只见他翻身下驴的动作干脆利落,手里那把闪着寒光的"英七七"步枪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要知道这位老者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叫裴天来,年轻时当过猎户,后来参加抗日游击队,练就了一手百步穿杨的枪法。

那天他原本是去给部队送情报的,没想到正好撞上这场遭遇战,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一处土坡上,动作敏捷得根本不像个老人,他伏下身子,眼睛紧盯着准星,呼吸平稳得像在打猎。

第一声枪响划破长空,日军指挥官应声倒地,那个戴着眼镜的少佐正举着军刀指挥冲锋,子弹精准地穿过他的眉心,鬼子兵顿时乱作一团,冲锋的阵型开始动摇。

第二枪紧接着响起,扛着太阳旗的旗手胸口绽开一朵血花,那面象征着侵略的旗帜歪歪斜斜地倒了下去。

最绝的是第三枪,两个鬼子兵正趴在一起架设机枪,他眯起眼睛,手指轻轻一扣,子弹穿过第一个鬼子的喉咙,又钻进第二个鬼子的胸膛,一枪双杀,这手绝活把周围的八路军战士都看呆了。

趁着敌人陷入混乱,八路军连长立刻组织突围,三百名战士硬是从包围圈里杀出一条血路。

这场战斗后来被收录在《冀东抗日斗争史》里,成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查阅当年的战地日记和幸存者回忆录,发现更多细节,他打完三枪后并没有马上撤退,而是继续在制高点掩护部队突围,事后清点战场,光是他一个人就击毙了十一个鬼子。

有战士回忆说,老爷子开枪时特别冷静,每开一枪都要换个位置,完全是老猎人的作风。

在冀东根据地,像裴天来这样的民间神枪手不在少数,他们或许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但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和过人的胆识,常常能给日军造成重大杀伤。

当年《晋察冀日报》就报道过不少类似事迹,称赞这些民间英雄是"藏在群众里的抗日尖刀"。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这段历史,最让人动容的不是某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普通百姓在面对侵略时爆发出的惊人勇气。

如同裴天来一样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但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他们拿起武器就成了最勇敢的战士,这种来自民间的抵抗力量,正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0 阅读:133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