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实锤?华东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南昌大学的高度相似。 相同的竖版排版、相近的烫金校徽位置、高度类似的底纹纹理,甚至部分字体和色号都如出一辙,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未免太过牵强。 华东理工大学也不是默默无闻的小学校,经费足够买个设计稿,录取通知书完全可以委托自己学校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设计,没有多少成本。明目张胆把别人的设计当成自己的,多少有点跌份,说好听点叫抄袭借鉴,说难听点就是偷,是盗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仅是新生收到的第一份"见面礼",更是一所高校文化底蕴和治学态度的缩影。这种对原创的漠视是否会延伸到学术研究领域?一所大学在非核心事务上都不能坚守原创底线,其科研诚信又如何令人信服? 一份独特设计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或许微不足道,但它承载着对新生"第一课"的尊重——关于创新、关于诚信、关于如何以堂堂正正的方式站在学术起点上。
录取通知书收到了,二选一哪个好呢
【51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