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不露的高手鲁比奥:高明手腕搞定特朗普,进入“接班人”名单。
在美国政坛,有些人高调张扬,有些人则深藏不露。而马尔科·鲁比奥,正是那种擅长“润物细无声”的政客。他不像某些人那样喧嚣夺目,却能悄然改变局势。他既能在风云变幻的白宫站稳脚跟,又能在风平浪静时悄悄布局。
当所有人都在打量特朗普的“下一步”时,鲁比奥已凭借一手老辣的政治手腕,悄然走进了权力的核心,并被特朗普点名为“接班人”之一。
鲁比奥的崛起,并非偶然。他深知在美国这样一个政坛风云莫测的地方,光靠理念远远不够,更要懂得灵活变通和审时度势。
2024年俄乌冲突持续胶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彼时的鲁比奥,早已是共和党内著名的“鹰派”代表,以坚定支持外交干预主义而闻名。他在担任联邦参议员期间,始终强调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尤其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立场鲜明。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被特朗普提名为国务卿的那一刻。外界一度认为,这位信奉“新保守主义”的政客与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之间注定会水火不容。
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鲁比奥并没有与特朗普发生冲突,反而迅速转变姿态,逐步靠拢后者的“孤立主义”。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一种极具战略眼光的政治操作。
他不仅没有公开宣扬自己的理念,反而在各种外交场合低调行事。在担任国务卿后,他甚至参与推动俄乌和谈,并在一次会晤中与俄外长拉夫罗夫握手寒暄,这一行为让华盛顿一众政客跌破眼镜,惊呼鲁比奥变了一个人。
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却指出:鲁比奥从未改变自己的信念,他只是换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去推动自己的目标。
他没有挑战特朗普的直觉,而是巧妙地顺势而为。他深知与其顶撞,不如引导。在外交政策选择上,他总是提供多种方案,让特朗普觉得自己是做出决定的人。
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的策略,让鲁比奥在特朗普身边的地位日益稳固。特朗普开始越来越依赖这位老练的国务卿。今年4月的一次公开讲话中,特朗普毫不掩饰对鲁比奥的赞赏,称“每当遇到棘手问题,第一个打电话的人就是鲁比奥,而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从地下室的安全设施办公室,到白宫西翼专属办公室,鲁比奥的权力悄然上升。他不动声色地进入了特朗普的核心圈,与副总统万斯、白宫幕僚长怀尔斯建立了牢固的关系。
尤其是与怀尔斯的密切联系,更是令外界始料未及。知情人士透露,鲁比奥几乎每周都会与核心高层密会,出席闭门会议,甚至在一些关键外交决策上,拥有实质性话语权。这位曾被认为“干部长”的国务卿,不仅稳稳坐住了位子,还成为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隐形推手”。
当然,并非所有行动都能顺利推进。就在上周,鲁比奥启动了对印太地区的首次出访,原本计划访问日本与韩国,试图缓解紧张的贸易关系。但由于特朗普此前放话,如果两国在8月1日前无法达成新贸易协定,美国将大幅加征关税,这为此次访问蒙上了阴影。
鲁比奥此行仅停留36小时,甚至被马来西亚总理调侃“是否可以留下护照多聊会儿”。在东盟外长会议上,他未能清晰阐述美国对印太的战略定位,仅模糊地称该地区是美国“一个焦点”,而非“战略重点”,引发各国疑虑。
更为棘手的是,特朗普临行前竟向马来西亚等国发出关税威胁信,扬言如果不达成协议,将把马来西亚的对等关税从24%提升至25%。
这一举动严重削弱了鲁比奥的访问成果,使他在多个双边会谈中陷入尴尬境地。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一场转瞬即逝的风暴。”
他清楚地知道,特朗普只有一个任期,而要在未来总统大选中脱颖而出,赢得特朗普的支持至关重要。
如今,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鲁比奥和万斯是他心目中的“接班人”。鲁比奥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更高的目标铺路。他没有走捷径,也没有急于表现,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赢得了特朗普的高度信任。
在这位看似低调的国务卿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美国政坛未来的某种方向。
对中国而言,鲁比奥的“变脸”路线值得高度关注。他曾是中国政策上的强硬派,但在特朗普身边,他学会了务实与灵活。他是否会在未来以更温和甚至合作的姿态处理中美关系,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鲁比奥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已让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
在风云诡谲的美国政坛,最可怕的并不是那些声嘶力竭的政客,而是像鲁比奥这样,能在暗处布局、借势而行、悄然改变格局的高手。他不是“话语权”的拥有者,却是“决定权”的塑造者。
他不在镜头前高谈阔论,却能在幕后安排未来。鲁比奥,正走在通往白宫核心的道路上,而且步步为营、稳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