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间,年轻的进士张佳胤刚就任县令,两个亡命大盗任敬、高章在县衙后堂拔刀将他

国际大碗说 2025-07-22 13:19:36

明嘉靖年间,年轻的进士张佳胤刚就任县令,两个亡命大盗任敬、高章在县衙后堂拔刀将他挟持。张佳胤气定神闲,巧妙的化解了危机。 张佳胤是四川的才子,在登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第,与张居正、李春芳等后来的朝廷重臣同科。 此时的张佳胤,不过24岁,这份履历在 “五十少进士” 的明代科举史上是少有的。 初入仕途的张佳胤被授予滑县知县一职,滑县地处河南北部,毗邻京畿要地,历来是流民汇聚、盗匪猖獗之地。 当地士绅听闻新任县令是位年轻的白面书生,私下里多有疑虑:“如此年轻,能镇住这地界的泼皮无赖吗?” 张佳胤却不以为意,到任后即着手整顿吏治、清查积案,短短数月便将县衙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其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下属们暗自佩服。 一天的午后,张佳胤正在后堂处理一桩积年冤案,大盗任敬与高章突然潜入。 任敬用刀背轻轻拍了拍张佳胤的脸颊,说:“张大人不必惊慌,我兄弟二人只为求财,不伤性命。” 张佳胤镇定的说:“二位既是为财而来,可知本县刚到任不久,囊中羞涩?” 这种镇定让两个大盗有些意外,他们原本以为这个看起来文弱县令会吓得魂飞魄散。 高章冷笑一声,说:“大人说笑了,谁不知滑县是京畿粮仓,县太爷的俸禄加上各乡绅孝敬,怎会没钱?我们也不多要,五千两白银,够兄弟二人下半辈子快活就行。” 张佳胤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硬抗只会激怒对方,必须拖延时间寻找生机。 稍加考虑后,张佳胤说:“五千两并非小数目,库房钥匙由县丞掌管,此时去取定会惊动众人。二位若信得过本县,容我写几张欠条,让你们去城中富户家中支取如何?” 任敬警惕地问:“可你要是耍花样怎么办?” 张佳胤从容起身,示意高章取来笔墨纸砚,说:“我这颗脑袋还在二位手中,怎敢欺瞒?不过欠条需用本县印信方能生效,还请二位回避片刻。” 任敬虽觉不妥,但见张佳胤毫无反抗之意,便让高章守住门口,自己则盯着他书写。 张佳胤提笔蘸墨,在第一张纸上写下:“今借到王大户纹银五百两,限日内交付。” 写完后,张佳胤对任敬说:“这位王大户是本县表亲,为人吝啬,还需二位吓唬几句方能取到银子。” 任敬接过欠条细看,见字迹工整,印信清晰,便暂时放下心来。张佳胤趁他低头之际,迅速在第二张纸上写下:“速报捕头,有盗匪二人在后堂劫持本官,速带衙役包围,切记不可声张。” 写完后,张佳胤将这张纸揉成小团,待任敬抬头时,已若无其事地写下第三张欠条。 此时,门外传来衙役的脚步声:“大人,该用晚膳了。” 张佳胤朗声道:“知道了,让厨房把饭菜送到后堂来,我还有要事处理。” 说完,张佳胤转向任敬笑道:“二位一路辛苦,不如一同用些便饭?” 任敬觉得有理,正好借此观察外面动静,便点头同意。 张佳胤趁机说:“饭菜上来后,让小厮李福进来伺候吧,这孩子手脚麻利。” 李福端着食盒进来时,看到持刀的大盗后,脸色瞬间煞白。张佳胤却像没事人一样,指着桌上的欠条说:“这些是给王大户的凭据,你拿去交给账房先生登记。” 说话间,张佳胤脚下轻轻一绊,李福踉跄着摔倒,手中的食盒散落一地。在众人慌乱之际,张佳胤将纸团悄悄踢到了李福脚边。 李福何等机灵,立刻明白过来,假装捡拾碗筷将纸团塞进袖中,躬身退了出去。任敬与高章只顾盯着张佳胤,竟未察觉这转瞬即逝的小动作。 饭菜上桌后,张佳胤频频劝酒,任敬二人奔波一日,早已饥肠辘辘,加之见事情顺利,便放松了警惕,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张佳胤则假意应酬,暗中计算着时间 , 从李福出去到捕头集结人手,至少需要半个时辰。 酒过三巡,高章已有几分醉意,开始吹嘘自己过去的 “战绩”,任敬虽未多言,但眼神中的得意显而易见。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后堂的木门被猛地撞开,捕头带着十余名手持刀棍的衙役一拥而入,将两个来不及反应的大盗制服。 这场惊心动魄的劫持事件,让张佳胤的名声迅速传遍官场。巡抚亲自上奏朝廷,称赞其 “临危不乱,智勇兼备”。 嘉靖阅后龙颜大悦,破格将张佳胤擢升为户部主事,自此开启了他青云直上的仕途。 张佳胤在滑县的经历并非孤例,他后来在苏州知府任上,还曾单骑闯入叛乱的矿徒营地,晓以利害,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平定骚乱。 晚年的张佳胤官至兵部尚书,主持过蓟辽防务,与戚继光等名将共事。在万历年间的 “国本之争” 中,他因支持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遭到万历冷遇,最终托病辞官。 张佳胤这位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名臣,在《明史》中留下了 “强直任事,练达边务” 的评语。 数百年后,当人们翻阅这段史料时,依然能想象出那个深秋午后,年轻的知县在钢刀威胁下,如何用一支笔、几张纸,书写了一曲充满智慧与勇气的传奇。

0 阅读:13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