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阿萨德的名字重新在叙利亚街头被低声提起。 自2024年12月乘私人飞机经

大猴观天下 2025-07-22 12:05:39

巴沙尔·阿萨德的名字重新在叙利亚街头被低声提起。 自2024年12月乘私人飞机经俄军基地逃往莫斯科后,这位前总统一直隐居俄罗斯。 如今新政府濒临崩溃,他潜在的政治价值突然凸显——尽管俄罗斯官方坚称阿萨德抵俄后从未与普京会面。   但新政府的崩溃并非偶然。2025年7月,以色列空军精准轰炸叙利亚国防部总部,导致叙军在南部苏韦达的行动兵败如山倒,这直接暴露了新政府的军事脆弱性。   朱拉尼政府亲美政策导致中俄的疏远,俄罗斯不仅拒绝撤军,还加强了驻叙军事基地的防御。与此同时,美国的支持并未带来预期的稳定,反而让叙利亚陷入更复杂的地缘旋涡。   例如,朱拉尼政府试图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甚至暗示承认戈兰高地归属,却换来以色列的持续空袭。这种操作,让叙利亚民众对新政府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经济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尽管美国解除了制裁,但叙利亚2025年GDP仅增长1%,贫困率高达90%,超过80%的人口依赖国际援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指出,叙利亚需要年均5%的经济增长才能在15年内恢复战前水平,而目前的增长速度连零头都达不到。   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近三分之一的住宅无法居住,半数医疗中心瘫痪,这些数据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叙利亚民众的心。   相比之下,巴沙尔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至少能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这种对比让部分民众开始怀念旧政权。   俄罗斯的态度尤为耐人寻味。尽管官方否认会面,但种种迹象显示,莫斯科从未放弃巴沙尔。   俄罗斯杜马委员库兹涅佐夫公开建议,巴沙尔若想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就必须参与顿巴斯重建。   这看似是对巴沙尔的“考验”,实则是将其纳入俄罗斯的战略体系。顿巴斯作为乌克兰东部的重要经济腹地,历经战火后亟待重建,而巴沙尔的执政经验恰好能为俄罗斯所用。   叙利亚国内的局势同样为巴沙尔的复出创造了条件。2025年3月,拉塔基亚省爆发亲巴沙尔武装与过渡政府的冲突,尽管规模有限,但足以说明残余势力仍在活跃。   阿拉维派作为巴沙尔的核心支持者,虽然在总人口中占少数,但控制着关键的沿海地区和军事要地。新政府试图通过公审巴沙尔来巩固合法性,却反而暴露了自身的虚弱。   联合国报告指出,叙利亚仍有超过700万国内流离失所者,600万难民分布在其他国家,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为巴沙尔势力的渗透提供了土壤。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在悄然变化。以色列的空袭行动让新政府颜面尽失,而美国未能有效约束盟友,导致其在中东的信誉受损。   相比之下,俄罗斯通过保留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迈米姆空军基地,维持了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   2025年7月,俄罗斯与叙利亚签署石油勘探协议,计划投资5亿美元开发东部油田,这种经济绑定为巴沙尔的回归铺路。   不仅如此,伊朗等地区大国还开始与巴沙尔势力接触,试图在叙利亚重建中分得一杯羹。   归根结底,这场政治博弈的关键在于“时机”。俄罗斯深谙“战略等待”的艺术,在叙利亚局势未完全明朗前,不会轻易亮出巴沙尔这张牌。   而巴沙尔本人也在等待,等待新政府彻底崩溃,等待民众的不满达到临界点,等待国际舆论的风向转变。   他在俄罗斯的隐居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是在积蓄力量,通过代理人网络遥控叙利亚境内的残余势力。

0 阅读:1002

评论列表

千里走单齐

千里走单齐

2025-07-23 06:46

巴沙尔:我也无能为力了,早干什么去了。

猜你喜欢

大猴观天下

大猴观天下

学无止境,分享知识,了解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