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死刑!”云南玉溪,一男子强奸嫂嫂后被判9年。谁料,男子服刑结束,非但

云海仙踪觅 2025-07-22 10:37:47

“必须死刑!” 云南玉溪,一男子强奸嫂嫂后被判 9 年。谁料,男子服刑结束,非但毫无悔改之心,反而为泄愤闯入嫂嫂家进行报复。 其间,男子致使一名见义勇为的村民当场死亡,还将嫂嫂砍成轻伤。事后,男子逃之夭夭。 2025 年 7 月 22 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庭外,受害者刘某的儿子攥着父亲的遗照,指节因用力过度泛白。 照片里,68 岁的刘某某穿着褪色的蓝布衫,笑容憨厚 —— 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全家福。 法庭内,被告人田某明垂着头,发梢滴下的汗珠在木质地板上洇开深色的圆斑,与 2002 年那个秋夜浸透他衬衫的血渍,形成诡异的呼应。 1996 年的华宁县,20 岁的田某明像头红了眼的公牛,持刀撞开嫂嫂赵某某的房门。 这个在村里以 “混不吝” 闻名的青年,此刻脑子里只有原始的兽欲。 他用刀刃抵住赵某某的咽喉,听着对方压抑的啜泣,突然想起小时候嫂嫂给他补过的棉袄袖口 。 那时他总嫌补丁碍眼,却不知这是家里唯一能御寒的衣物。 数日后,当他再次举起菜刀时,赵某某的惨叫声惊醒了整条巷子的狗。 邻居们踹门而入时,田某明正骑在嫂嫂身上,刀刃离颈动脉只剩半寸。这场未遂的谋杀,让他在看守所的墙上刻下第 97 道划痕时,终于等来 9 年刑期的判决。 2002 年 11 月的黄昏,刑满释放的田某明揣着磨尖的改锥,在赵某某家门前徘徊。 他盯着晾衣绳上随风摆动的碎花围裙,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你哥死得早,嫂嫂不容易。” 但这念头转瞬被仇恨吞噬 —— 他认定是赵某某的 “告发” 让他失去自由,却忘了当年审讯室里,嫂嫂曾跪在地上求警察 “给他留条活路”。 当他踹开屋门时,正在择菜的赵某某打翻了竹篮,蚕豆滚落在地,像散落的黑色瞳孔。 就在刀刃即将落下的瞬间,68 岁的刘某某从柴房冲出来,用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住刀锋:“放开她!” 审讯室的白炽灯下,田某明对 2022 年被捕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警方从他出租屋搜出的改锥,木柄上还缠着赵某某围裙的碎布 —— 那是他行凶后慌乱中撕下的。 DNA 比对结果显示,改锥上的血迹属于刘某某和赵某某,而刀柄的指纹,与 1996 年档案里的样本完全吻合。 当检察官宣读《刑法》第 232 条时,他突然想起功德林监狱里老狱警的话:“人这一辈子,不是在还债,就是在讨债。” 2022 年 11 月 15 日的一审宣判,让受害者家属陷入冰窟。法官的声音在法庭里回荡:“被告人田某明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刘某某的儿子当庭摔碎了保温杯,滚烫的热水溅在田某明脚边,他却连眼皮都没抬 —— 这个在逃 20 年的男人,早已习惯了生死边缘的麻木。 赵某某的儿子攥着母亲的诊断书,上面 “创伤后应激障碍” 的字样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我妈每晚都要检查三遍门窗,你们说这叫‘轻伤’?” 死缓判决的背后,是法理与民意的角力。根据《刑法》第 65 条,田某明作为累犯应从重处罚,但法院最终选择 “少杀慎杀”。 主审法官在合议笔录中写道:“被告人虽手段残忍,但犯罪动机为报复而非滥杀,且潜逃期间未再犯罪,符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条件。” 然而,这样的解释在受害者家属面前显得苍白。刘某的儿子在二审申请书里质问: “见义勇为者用生命阻止犯罪,换来的却是凶手的‘死缓’,这让以后谁还敢挺身而出?” 2002 年那个夜晚,刘某某的鲜血在赵家堂屋的青砖上蜿蜒成河。 他倒下时,右手仍保持着推搡的姿势,指甲缝里嵌着田某明的皮肤组织 —— 这是警方锁定凶手的关键证据。 法医报告显示,刘某某心脏被刺中三刀,致命伤在主动脉弓,从受伤到死亡仅需 47 秒。 而在这 47 秒里,田某明转身追上逃跑的赵某某,连刺七刀 —— 这些细节,在一审庭审中被反复播放的现场录像里,像一把把钝刀,剜着所有人的心。 如今的赵家老屋,墙上的血渍早已被白灰覆盖,但赵某某仍能在某个阴雨天,清晰闻到铁锈味。 她的床头摆着两个药瓶,一个装着抗抑郁药,另一个是安眠药。 “有时候梦见他又回来了,” 她对着心理咨询师的录音笔低语,“我就想,要是当年我死了,是不是就不会拖累老刘了?” 而田某明在看守所里,用牙刷柄刻着赵某某的名字,每一笔都深可见骨。 2025 年的二审法庭,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田某明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他听着检察官宣读补充证据: 赵某某的心理评估报告显示,其创伤程度已达到 “严重影响社会功能”;而刘某某的见义勇为行为,被当地政府追授 “道德模范” 称号。 当法官问及是否认罪时,田某明突然抬头,目光扫过旁听席上的赵某某:“我对不起老刘,但我不后悔。” 参考来源:凤凰WEEKLY 2025-7-21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