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耐用了!”河北,一男子98年花8000元买了一台格力空调,空调质量好得不行,整整用了27年都没坏,到现在第一次坏,今年这老伙计亮黄灯了!
那会儿的8000块钱啥概念?我记得98年我爸在厂里上班,一个月工资才600多,全家一年攒不下万把块。买这台空调得咬着牙,把攒了好几年的钱掏出来,邻居都直咂嘴:“买这么金贵的玩意儿,能用个三五年就烧高香了!”谁能想到,这一用直接跨了世纪,从黑白电视换彩电,从自行车换电动车,它倒像个老伙计似的,年年夏天雷打不动吹凉风。
我家也有台老格力,03年买的,比我年纪都大。我妈特宝贝它,每年入秋准得找售后来洗一次内机,冬天不用时拿旧床单裹得严严实实,怕落灰。有回我图凉快,大冬天非要开制冷,她急得直拍大腿:“作孽啊!这机器冻坏了可咋整?”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老机型最怕极端温度折腾,可就算这样,它硬是撑了二十年没修过——你瞧,物件儿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对它上点心,它就给你长脸。
现在市面上的电器可不一样了。前两年我同事花两千多买了台空调,结果用了两年制冷慢得跟吹自然风似的,打电话叫售后,师傅拆开一看,压缩机都锈了,换一个要三千五,比买新的还贵!我表姐的手机更离谱,去年双十二抢的新款,今年春天就开始卡,去店里检测说是系统问题,要么花五百刷机,要么直接换新。她一咬牙换了,结果新手机又卡,现在逢人就说:“现在的玩意儿,用着用着就成了电子垃圾。”
反观我爸那台老格力,前几天我去家里串门,他还念叨:“这老伙计最近有点不给力,制冷慢了半拍。”我凑过去一看,显示屏上果然亮着黄灯。他翻出当年的保修卡,早过期二十年了,可还是试着打了格力售后电话——您猜怎么着?人家客服记着这台“长寿机”,派了个老师傅上门,检查半天说是氟利昂漏了点,补点就行,手工费才收了八十块。老师傅直感慨:“这机型当年可是格力经典款,用料扎实得很,现在市面上早不生产这种‘皮实货’了。”
说实在的,我挺佩服格力的。那会儿家电市场刚起步,好多品牌为了抢市场,光想着压低成本,外壳薄得一磕就凹,零件用最次的,用不两年就趴窝。可格力偏不,人家把心思花在压缩机、铜管这些“里子”上,宁可贵点也要做耐用。现在再看,那些当年靠低价抢占市场的品牌,早没了踪影;格力倒成了“老牌子”的代名词,老百姓买空调还是认它——为啥?因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贵有贵的道理,能陪你过二三十年的东西,哪能是差货?
我有时候在小区里遛弯,听大爷大妈唠嗑:“现在的家电啊,看着花里胡哨,功能一堆,可用不住。”“还是老牌子实在,我家的洗衣机还是90年代的海尔,洗衣服哗哗的!”这话听着糙,理却不糙。东西好不好,时间才是试金石。你糊弄它,它糊弄你;你拿它当回事儿,它能给你省不少心。
现在那台98年的格力还在修,师傅说补完氟应该还能撑个三五年。男主人蹲在旁边抽着烟笑:“修修还能用,扔了怪可惜的。”我突然觉得,这哪是台空调啊?分明是个“时间证人”——它见证了中国制造业从“能用就行”到“好用耐用”的变迁,也见证了普通老百姓从“买便宜”到“买踏实”的消费观念转变。
用户88xxx89
有什么意义,我买一台2000的空调,用七八年换,换三次就差不多27年,只要6000块,而且经常换新空调用,科技越来越好,空调越来越好,能经常用新品,谁喜欢那么贵用几十年,守着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