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和军到底有什么区别?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五大野战军共设有53个纵队,其司令员

幽默风趣乐开怀 2025-07-21 09:37:35

纵队和军到底有什么区别?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五大野战军共设有53个纵队,其司令员在1955年授衔时包括2位大将、19位上将、23位中将及部分少将和地方转业人员。 很多普通人就比较迷惑,总听说“纵队”,但它到底是个什么单位,和“军”哪个大? 要知道,到1945年8月,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已经发展到近90万人,然而作战序列中仍然只有三个正规陆军师的番号,也就是115师、120师和129师,一个集团军及所属三个步兵师达到90来万人马,也是没谁了。 到了抗战后期,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各师,都已经下辖不少旅、团或者支队建制了,比如115师(山东军区)除原343、344旅外,新建有七个教导旅,129师(晋冀鲁豫军区)除原385、386旅外,另建有十一个新编旅。 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1939年取消旅级编制后,三个团(有的是三个番号团和一个野战补充团)就可以编为一个师,两到三个师就可以编成一个军,两到三个军就应该编成一个集团军,可问题是,我们得不到新的师、军和集团军的番号。 抗战胜利前后,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收复沦陷区,还是阻击“摘桃子”的蒋军重兵集团,都要求八路军完成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得打大仗了。 既然是打大仗,一个129师师部再同时指挥七八个旅、十几个旅的部队,显然是不利于作战的,因此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特殊时期里,实际情况也要求我军编组旅以上的野战兵团。 1945年的9月21日,延安特别发出了《关于扩军与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其中明确提出:“各个战略区域都应编整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其数量应占本区脱离生产兵力的五分之三到三分之二,把他们编组成旅和纵队,准备他们能够实行极大机动”。 这是延安首次下达了各大军区组建“野战军”和“野战纵队”的命令,其中野战纵队简称为“纵队”。选择这个编制名称,是因为“纵队”是一个级别很模糊的临时性建制,完美地解决了当时所有的困难。 其实这个建制也是有传统有历史的,比如红四军在早期,就曾经下辖四个纵队(团级),之后兵力充足了,才改为下辖师。 早期的纵队多为“加强师”的规模,到了1947年以后基本就是“军”的规模了,也正因为如此,1948年11月当情况允许时,我各野战军的纵队奉命全部改称为“军”,标志着开始正规化了,放弃了“纵队”这一临时建制。#图说军史#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幽默风趣乐开怀

幽默风趣乐开怀

幽默风趣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