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吃了大半辈子“仙药”的嘉靖帝,咽气了。他唯一在世的儿子朱载坖,终于

历史趣闻社 2025-07-21 04:41:31

1566 年,吃了大半辈子“仙药”的嘉靖帝,咽气了。他唯一在世的儿子朱载坖,终于登上了皇位。为啥要用“终于”这俩字呢?实在是给嘉靖帝当儿子太难了,朱载坖憋屈了二十多年,这下可算能松口气了 朱载坖这口气,憋得真不是一般久。他打小就知道,父皇心里没他这个儿子,只有那些烧得冒黑烟的炼丹炉,和道士们嘴里“长生不老”的鬼话。那会儿宫里规矩大,皇子见父皇得提前三天报备,可嘉靖帝经常一闭关就是半年,朱载坖别说请安,连父皇的面都难见着。有回他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太后想请嘉靖帝去看看,结果太监传回来一句“修仙要紧,皇子自有太医照料”,气得太后偷偷抹了半天眼泪。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嘉靖帝忌讳“死”字,连带着“父死子继”这茬都不愿提。大臣们好几次上奏请立太子,都被他劈头盖脸骂回去,有个老臣说得急了点,直接被拖去打了四十大板,流放三千里。朱载坖就这么悬着,既不是太子,又得时刻摆出“我对皇位没想法”的样子,走路怕踩响了地砖,说话怕漏了半个“储”字,活得比宫里的老太监还谨慎。 登基那天,朱载坖穿着龙袍站在太和殿上,看着底下黑压压的朝臣,腿肚子都在打颤。不是怕权位,是憋太久的委屈突然涌上来,鼻子一酸差点掉泪。他攥紧拳头在心里说:可不能像父皇那样活。 第二天一早,他就下了道旨:把宫里所有炼丹的炉子全砸了,道士们统统赶出宫,敢再提“长生”二字的,直接拉去治罪。太监们扛着锤子去砸那些鎏金炉子时,听见里面还有没烧完的铅汞,一股子怪味呛得人直咳嗽——这些东西,嘉靖帝吃了二十多年,难怪最后咳血不止。 朱载坖心里清楚,父皇留下的烂摊子不止这些。朝堂上,严嵩父子倒台后留下一堆空位子,地方上,赋税重得百姓卖儿卖女,沿海还有倭寇时不时来捣乱。他没读过多少“帝王心术”,就认准一个理:得让老百姓能活下去,让干活的官员敢说话。 有回早朝,御史海瑞捧着奏折跪在地上,嗓门洪亮地骂他“登基半年,仍有贪官未除”。换做嘉靖帝,早把人拖出去砍了,朱载坖却让人把奏折接过来,一条条看,看完了对海瑞说:“你说得对,是朕没做好,这就去查。”当天下午,他就派了三个钦差去地方查贪腐,两个月后,二十多个县官被摘了乌纱帽。 他还做了件让大臣们咋舌的事:开放海禁。之前嘉靖帝怕倭寇,把沿海港口全封了,结果渔民没了活路,反而跟着倭寇作乱。朱载坖让人在福建、广东开了四个港口,允许百姓跟海外做生意,还特意规定“抽税不过三成”。没过两年,港口商船往来如梭,光是广州港,每年给朝廷缴的税就比从前多了十倍,沿海百姓也不用再躲躲藏藏讨生活。 可惜这皇帝当得太短,才六年就因病去世了,死的时候才三十五岁。可老百姓记着他的好,江南一带至今还有老人说,隆庆年间(朱载坖的年号),地里的麦子能收两季,孩子上学不用再卖口粮,这就够了。 其实啊,当皇帝也好,过日子也罢,甭管排场多大,能把眼前的难处解决了,能让身边人踏实了,就是真本事。朱载坖用六年时间证明,哪怕之前受了再多委屈,只要心里装着实在事,照样能活出分量来。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