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愿接受现实,今天听一个房屋中介的朋友表示,别看现在挂牌的很多,但其中97%的房子卖不出去,原因是不愿接受现实,还停留在前几年观念中。 中介小周的卖房日记:97%的挂牌量背后 中介门店的玻璃门被风撞得吱呀响,小周把第七杯速溶咖啡倒进纸杯时,电脑屏幕上的房源信息又跳了条新提醒——第108套挂牌房,报价比同小区均价高了15万。 一、打不开的降价心结 "周啊,我那套三居室,你可得给我盯紧了。"张阿姨的微信语音带着电流声,小周捏着手机走到窗边,看见小区广场上,张阿姨正和老姐妹们跳广场舞,动作比谁都利索。 这套位于三楼的房子,张阿姨挂了八个月。去年夏天挂牌时,她拍着胸脯说:"2019年隔壁单元卖了280万,我这装修更好,怎么也得300万。"小周当时查了成交记录,同户型最新成交价是265万,可张阿姨听不进去:"你懂啥?我这是黄金楼层,等拆迁的话,价格还得翻番。" 这八个月里,小周带了12拨客户看房。有对年轻夫妻挺满意,出价260万,张阿姨眼睛一瞪:"打发要饭的?再加20万都免谈!"客户摇摇头走了,后来在隔壁小区买了套新房,总价270万。 "阿姨,昨天同小区刚成交一套,258万。"小周拨通电话,语气放得很软,"要不咱调调价格?" "成交的那套是顶楼!"张阿姨的声音突然拔高,"我这三楼能一样?你是不是跟买家串通好了想压价?"电话"啪"地挂了,小周看着手机苦笑——这已经是第17次被挂电话。 门店的白板上,贴着张"待售房源统计表",97套房源后面画着红色叉号,只有3套标着绿色对勾。"叉号都是'价格硬茬'",店长老李用马克笔圈着数字,"不是房子不好,是房主还活在2021年。" 二、老黄的"装修溢价" 老黄的房子在白板上挂了更久,11个月。他是小周的老客户,2018年通过小周买了这套学区房,当时花了210万,如今挂牌290万。 "你看这地板,实木的!"老黄带客户看房时,总爱蹲下来敲地板,"还有这橱柜,德国进口的,光这两项就花了15万。"客户笑了笑,没接话——同小区的学区名额已经满了,这套房的优势早没了。 小周给老黄算过账:"黄叔,您当年装修花的钱,现在转手最多折算5万,而且房龄已经10年,您这价格......" "你懂个屁!"老黄吹胡子瞪眼,"我这是精装修,不是毛坯!前几年房价一年涨10万,我这都算少的!"他从抽屉里翻出泛黄的装修合同,"你看这发票,假不了!" 上个月有个客户真心想买,出价240万,老黄咬着280万不放。"我不卖了行不行?"他气冲冲地给小周打电话,"等明年房价涨了,让你们后悔!" 小周没敢告诉他,小区里挂牌的12套学区房,最低报价已经降到235万,还没人问津。 三、深夜的调价信息 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夜。小周刚关店门,手机突然弹出条消息,是张阿姨发来的:"小周,明天有空吗?咱聊聊价格的事。" 第二天一早,张阿姨拎着一兜苹果来店里,眼圈有点红:"我那孙子要在上海买房,首付还差50万......"她叹了口气,"昨天我去中介一条街转了转,人家说我那房子最多250万。" 小周赶紧调出台账:"阿姨,现在挂牌250万,应该能在一个月内成交。" "就按你说的办吧。"张阿姨在调价单上签字时,手有点抖,"以前总觉得房子是宝贝,能一直涨,现在才明白,卖不出去就是堆砖头。" 消息传开,老黄也动了心思。他托人打听,发现当年和他一起买房的老王,上个月以238万把房子卖了。"真降啊?"他打电话问小周,语气里带着不甘。 "黄叔,现在是买方市场,"小周给发了张成交数据表,"您看这半年的成交价,一直在降。" 三天后,老黄的挂牌价改成了250万。他给小周发微信:"卖了就卖了,至少能周转开,总比砸手里强。" 四、成交后的顿悟 张阿姨的房子在调价后第15天成交了,248万。签合同时,她拉着小周的手说:"以前总听人说'买涨不买跌',自己碰上了才知道,该认输就得认输。" 老黄的房子也在一个月后卖出,245万。过户那天,他特意请小周吃饭:"我以前总觉得房子是投资,忘了它首先是住的地方。市场变了,脑子也得转过来。" 门店的白板上,红色叉号慢慢减少,绿色对勾多了起来。小周在日记里写道:"97%的房子卖不出去,不是房子的问题,是人的观念还没跟上市场。就像冬天穿棉袄,天热了总得脱下来,硬扛着只会捂出病。" 傍晚的夕阳透过玻璃窗,照在"待售房源统计表"上。小周看着最新的数字——126套挂牌,8套成交。他知道,总会有人慢慢明白,房子终究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等涨价的。而那些不肯接受现实的房主,还在和市场较劲,只是这场较量,他们早就输了。
昨天看一个卖房中介说的挺好,现在是房子多,买的人少。如果房子你想卖了,就实实在在
【3评论】【2点赞】
小眼睛的胖领导X
风向变了
幽幽诗儿
中介又开始忽悠卖价降价了。当年忽悠买家高位买进已经套了一批人了,现在继续套路
你咬我啊 回复 07-21 00:48
应该不是忽悠吧,房价确实都在下降,好多省会城市甚至近乎腰斩,更别说其他城市了
随口一说
房子涨价忽悠买家,降价忽悠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