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绝不可能坐视俄罗斯被放倒。”这句话,最近在西方媒体疯传。俄罗斯一旦倒下,下

梅梅谈世界 2025-07-19 13:48:10

“中方绝不可能坐视俄罗斯被放倒。”这句话,最近在西方媒体疯传。俄罗斯一旦倒下,下一个就是中国。   这一判断并非源于情感偏好,而是基于冷峻的地缘战略现实:中俄之间形成的“背靠背”协作模式,已成为抵御单极霸权的关键缓冲。   中国在谈判桌前为俄罗斯抵御政治压力,俄罗斯则在战场上牵制西方军事资源,任何一方的坍塌都将导致另一方直接暴露于西方的战略围剿之下。   当前中俄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超越传统盟友框架的共生性。王毅外长将双边关系定义为“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有战略价值”的大国关系,其内涵比一纸盟约更为厚重。   俄罗斯压低天然气对华售价至欧洲市场的80%,逼近成本线挣扎,而中国则凭借沙特原油进口激增12%等多元化布局握紧议价权;俄方将中国汽车关税从15%猛提至38%,中方却依靠新能源汽车对俄出口暴增245%破局。   这些摩擦恰印证了双方利益捆绑之紧密——俄罗斯的“末日堡垒经济”在封闭中显露技术滞后软肋,最终仍需中国供应链“续命”;而中国的反制从容不迫,彰显工业体系与能源多元化的双重底气。   西方对此的焦虑正转化为分层施压策略。特朗普政府以50天内停火为最后通牒,威胁对购买俄油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剑指中国与印度;北约秘书长同步警告中印巴三国“给普京打电话促谈”,否则面临“严重后果”   。更精妙的是离间战术:德国一面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面炒作“解放军激光照射德军机”事件;欧盟则抛出“二选一”条件——要求中国解除稀土管制、停止“援俄”并开放市场,同时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中俄的反制呈现鲜明协同性。拉夫罗夫四天内两度访华并获最高级别接见,中方领导人明确要求“落实好重要共识”,普京9月访华行程随之敲定,双方将借抗战胜利80周年共同发布《捍卫二战史观联合声明》。   经济层面,俄罗斯加速建设直通中哈蒙边境的M-12“东方”公路,打通物流动脉;外交上,中俄印三国紧急重启搁置已久的RIC机制,俄副外长鲁坚科直言三国使命是“终结美国单极霸权”。     中亚五国极可能倒向北约,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第三大邻国的转向尤为致命;蒙古若受波及,中国北部战略纵深将被洞穿。   更深远的是,美国对全球能源与粮食市场的掌控将窒息中国发展空间,“台独”鼓噪与“颜色革命”风险必然升级。正因如此,中国对俄援助绝非慈善——2019至2024年间约4000亿美元投入能源、农业及北极开发等领域,实为构筑防波堤的战略投资。   回望历史,中俄当前互动暗含对反法西斯战争精神的呼应。两国共同捍卫二战史观,抵制美日篡改历史的企图,恰如80年前携手抗击军国主义的镜像重现。   而今日西方对俄“肢解”策略,与当年肢解奥斯曼帝国、殖民体系重构的逻辑一脉相承。中国清醒认识到:纵容霸权剧本重演,自身必将成为下一幕主角。   因此“不坐视俄罗斯倒下”的实质,是对单极秩序的拒绝,更是对多极世界生存权的捍卫——这无关俄乌战事立场,而关乎文明兴衰的底线逻辑。 (素材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官方账号 2025-05-06 05:12)

0 阅读:0
梅梅谈世界

梅梅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