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的小脚老太太裹着三寸金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却在1932年那年冬天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卖全部家产,支持儿子上山抗日。 几年后,儿子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的牺牲通告里。她站在王家大门口,目光冷静,眼泪却止不住往下淌,说了句震撼乡里的话,“我的儿子是抗日死的,死得值!”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王家大院的门槛磨得发亮,王毕氏那双三寸金莲跨过去时,连影子都颤了颤。 这老太太一辈子没出过灵石县,裹着小脚走路像踩棉花,可1932年冬天,她一把火烧了地契,卖田卖铺子的架势比土匪还凶。 街坊嚼舌根:“王家败了!”他们哪知道,老太太把银元塞进咸菜缸,连夜拄着枣木拐杖走了四十里山路,儿子王凤阁的抗日队伍,正等着这笔买枪炮的命钱。 那年头东北乱得像一锅沸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刺刀挑着婴儿的惨景,让王凤阁砸了通化师范的毕业证书。 他左臂刺着“精忠报国”,带着伐木工砍断鬼子电话线,粮车堵死增援路,愣是把三百人的游击队拉扯成威震南满的辽宁民众自卫军。 王毕氏在祠堂烧地契时,火光照得她满脸沟壑发亮:“人活着比房子金贵,拿祖产换枪炮值当!” 她卖光380亩田、4间商铺和7箱银元,20麻袋大洋堆在儿子面前,换来的汉阳造步枪让日军悬赏五千大洋要王凤阁。 老太太的狠劲儿藏在裹脚布里,有回往山里送子弹,她把弹药藏进猪大肠,日本兵捏着鼻子躲开时,她扬鞭冲过哨卡,从此得了个“猪肠子老太”的诨名。 队伍里的小伙子听说这事,啃着冻土豆笑出眼泪:“司令的娘比爷们还虎!” 可王毕氏最怕儿子分心,1936年寒冬,她踩着没膝的雪找到营地,王凤阁跪在雪地里磕头:“娘不该来这鬼门关!” 老太太一巴掌拍掉他肩头的雪粒子:“懦弱的才半道撒手,老王家没逃兵!” 死神来得比春风快,1937年清明,通化城墙挂着三具尸首,王凤阁和妻儿被叛徒出卖,弹尽粮绝时拉响手榴弹。 四岁的小金子临死前还踢了日本军官一脚,棉袄上的冰碴子映着朝阳。 消息传到青岛弄堂,王毕氏正摩挲着儿子六年前写的“娘保重,儿必捷”,老花镜片上水汽蒙了又散。 街坊等着她哭嚎,却听见一句炸雷般的话:“我儿抗日死的,值!” 这双小脚终究踏碎了宿命,王毕氏晚年蜗居在破屋里,啃树皮时还念叨着给抗联送银元。 如今灵石县志里记着件奇事,每年清明,老城墙根野花冒得特别旺,有人说那是王家人的血浸透了冻土。 其实哪要什么鬼神,老太太早把答案刻在族谱末页,卖祖产那日,她抖着裹脚布对账房说:“记清楚了,这些钱买的不光是枪炮,买的是中国人脊梁骨!” 信息来源: 党员之友《烽火背后的战斗──抗日英雄王凤阁母亲的故事》 通化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化抗日英烈录》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管理处档案
1938年,日本鬼子将贪婪的目光对准了传说富可敌国的乔家大院,然而当日军兴冲冲的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