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没想到,中国第一个谴责了以色列。   新华社消息,7月17日耿爽在安理会紧

梅梅谈世界 2025-07-19 12:48:09

朱拉尼没想到,中国第一个谴责了以色列。   新华社消息,7月17日耿爽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公开谴责了以对叙利亚的野蛮侵略。以方以“保护德鲁兹人”为借口,对叙总统府、国防部等要害部门进行空袭,造成重大伤亡,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以色列此次军事行动选择了叙利亚南部局势最敏感的时机。叙南部苏韦达地区正面临严峻挑战:族群矛盾激化、武装冲突升级,已造成数百人死亡。   就在这种混乱局面下,以色列对叙利亚等地的关键目标发动空袭,甚至直接打击叙政府部门设施。这种干预行为不仅无视叙利亚主权,更给本已脆弱的地区局势火上浇油。   海合会随即发表声明呼应中方立场,谴责以色列"公然侵犯叙利亚主权"并破坏地区稳定,这说明中东国家对于外部军事干预有着普遍警惕。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具有高度连贯性。就在上个月,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同样在安理会明确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指出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侵害伊朗主权和安全"。   这两次表态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一贯原则的体现: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反对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主权、主张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争端。   当前中东局势的复杂性在于多重矛盾的交织。叙利亚南部冲突背后既有教派分歧,又有外部势力干预;以色列对叙利亚、伊朗的连续打击,反映出地区安全架构的失衡;而戈兰高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悬而未决。   中国在此时发声,实际上是对单边军事行动模式的系统性回应。从更深层次看,这与俄乌冲突中中国的立场逻辑一脉相承——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同样拒绝选边站队,坚持劝和促谈,反对"递刀拱火"。   这种一致性绝非偶然,它体现的是中国对全球安全治理的核心主张: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反对霸权干涉、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   国际社会对以叙事件的不同反应值得玩味。海合会迅速支持中方立场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海湾国家对主权问题高度敏感。但美欧国家的沉默姿态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沉默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军事冒险行为。   中国在中东没有私利,不搞势力范围,唯一关切的是地区和平稳定符合各国共同利益。正因如此,当耿爽在安理会强调"叙利亚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尊重"时,其话语分量超越了一般外交辞令,成为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庄严背书。   当今世界正在见证国际秩序的重构过程。西方主导的安全治理模式在乌克兰危机中遭遇挫败,老挝、朝鲜等国打破"外交孤岛"支持俄罗斯,反映出全球力量多元化趋势。   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通过联合国框架解决叙利亚问题,本质上是在捍卫多边主义精神。   朱拉尼们可能没想到中国会如此旗帜鲜明地发声,但回望历史就会发现,从万隆会议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天在安理会为叙利亚主权仗义执言,中国外交始终保持着对国际法的坚守。 (素材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官方账号 2025-07-18 11:18)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梅梅谈世界

梅梅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