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提交证据了!但这600多页材料刚交上去,就被判定“无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表示,这些材料不仅证明不了“千年传承”,还暴露了一个关键问题:不少内容的源头,其实在中国。 就说那江陵端午祭,2005 年韩国成功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中国的证据显示,端午习俗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了,后来传入朝鲜半岛。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虽然在形式上有一些变化,但核心的祭祀仪式、民俗活动,都能在中国找到根源。 比如他们的 “官奴假面剧”,和中国古代的傩戏十分相似;还有 “放河灯”,这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习俗。 再看看燃灯会,韩国说这是他们的传统,可中国的证据显示,燃灯习俗起源于中国道教的 “三元说”。 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上元节燃灯的传统,后来传入朝鲜半岛。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尽管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核心的祈福、祭祀理念,和中国如出一辙。 再看韩国申报的大木匠技艺,也就是榫卯工艺。中国古建筑专家用 3D 建模对比发现,韩国所谓的 “独创” 27 道工序里,有 19 道和中国宋代的《营造法式》如出一辙,连操作步骤都差不多。 韩国宣传片里还盗用了山西应县木塔的斗拱结构影像,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其实,韩国在文化遗产上的争议不止这 5 项。 比如泡菜制作,韩国一直宣称是他们的独创,可中国的考古发现显示,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类似泡菜的腌制技术。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泡菜坛,制作方法和韩国史料记载的完全一致。还有假面舞,中国的傩戏、面具文化,比韩国的假面舞早了上千年。 面对中国的证据,韩国的反应却显得无力。截至 7 月 14 日最后期限,韩国文化遗产厅仅发布两份措辞模糊的声明,既未公布反证材料,也未回应关键争议点。 按照国际公约,韩国若拿不出有效证据,已获得的非遗资格将面临撤销。 这事儿不禁让人思考:文化传承究竟该看历史脉络还是当代演绎?韩国的这些行为,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变相的掠夺?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已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名录,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不反对文化交流,也乐见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借鉴和发展,但坚决反对将源自中国的文化据为己有。 或许,韩国应该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靠偷来的遗产堆砌起来的。与其在申遗材料上做文章,不如踏踏实实研究历史,尊重文化传承的事实。毕竟,文化不是私有财产,搞清楚来源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韩国提交证据了!但这600多页材料刚交上去,就被判定“无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常盘点中
2025-07-19 12:30: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