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巴西总统卢拉退回了美国的关税函,后脚越南领导人苏林也打破沉默,不再做沉默的羔羊,任美国宰割。 最近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又挥向了巴西和越南,这两个原本在美国供应链里占据重要位置的国家,这次终于不再沉默了。 先说巴西,作为美国第二大牛肉供应国,2025年前五个月对美出口量暴增一倍多,结果特朗普一拍脑袋,要对巴西所有输美产品征收50%关税,直接导致美国超市的牛肉价格飙升,连汉堡都快吃不起了。 这种操作让人想起他当年对钢铝产品加税的套路,表面上是保护本土产业,实际上却是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最后反噬美国经济。 而巴西总统卢拉这次没惯着美国,收到关税函后,他直接退回并宣布启动《经济互惠法》,对所有美国产品征收50%反制关税。 这可不是简单的斗气,而是有备而来。巴西外交部算了笔账,美国对巴西其实是贸易顺差,特朗普所谓的“贸易不平衡”根本站不住脚,说白了就是找茬儿。 更绝的是巴西转头就和中国深化合作,2024年底签署的本币结算协议已经开始见效,有企业直接用人民币完成了出口交易,绕过了美元的限制。这种操作既保住了市场,又降低了对美的依赖,比那些只会妥协的国家高明多了。 再说越南,虽然没像巴西那样直接硬刚,但策略也很巧妙。特朗普之前威胁要对越南商品加征46%关税,越南扛不住,只好在7月2日签了协议:美国把关税降到20%,越南则对美国商品免税,同时对通过越南转运的第三国货物加征40%关税——这明摆着是针对中国的钢材、机械等产品。 不过越南也留了后手,前脚刚和美国签完协议,后脚就宣布对中国热轧板卷加征27.83%的反倾销税,而且追溯到两天前生效,既向美国表了忠心,又避免了国内钢铁产业被中国产品挤垮。 这种“两头讨好”的做法虽然短期缓解了压力,但长期看风险不小,毕竟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其实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从历史上看美国每次经济疲软时都喜欢用关税转移矛盾,比如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直接把大萧条推向全球,2002年小布什的钢铝关税最后也被迫取消。 这次也不例外,特朗普打着“保护美国工人”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争取中西部选民的支持,毕竟那里的铁锈带产业对关税政策最敏感。 但他没想到的是,现代供应链早已全球化,美国企业根本离不开进口原材料,比如铜关税导致电动汽车和数据中心成本飙升,反而削弱了本土产业的竞争力。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单边主义正在反噬自身,巴西和越南的反制只是冰山一角,欧盟、加拿大等盟友也开始公开批评美国的做法。欧盟委员会直言这是“疯狂行为”,德国总理默茨甚至支持对美采取更强硬措施。 而美国国内的舆论也开始分化,消费者抱怨牛肉价格太高,企业主担心供应链中断,连《华尔街日报》都批评这是“史上最蠢关税战”。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让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显得格外讽刺。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就像一把双刃剑,砍向别人的同时也割伤了自己。巴西和越南的反应,只是全球化浪潮中必然出现的逆流。 当美国还在沉迷于单边主义的幻觉时,世界早已悄悄变了模样——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任何逆势而动的行为,最终都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特朗普后悔了!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已经发给了20多个国家。本来以为,把时间设定在8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