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骄阳似火,空调师傅小张在闷热的房间内忙了大半天,汗水浸湿他黝黑的脸颊,终于架稳了主机。他刚松一口气,抬起手臂擦了擦额角,那女业主施施然开了口:“师傅啊,这空调的事弄完了,也麻烦您顺手帮我们把晾衣架固定上吧?”小张略一愣神,下意识报了个价:“行吧,收您两百块辛苦费。”谁知女子一听脸色骤变,语气立马生硬起来:“就是搭把手的事,您还开口就要两百块?不合适吧?”小张原本略疲惫但平和的神色瞬间绷紧起来——这“顺手”二字砸得他心底涌起一阵无声的憋闷。 这哪里是“举手之劳”?安空调与装晾衣架,本就是两门手艺。老师傅手上沾着油污拆装管路,你忽然要他去拧阳台顶上的膨胀螺丝,这份突兀的“顺手”,无意中已经跨过了服务的专业边界。 其实,哪怕你心里真有额外所求,若能把姿态放柔软些,师傅可能也就笑纳了。“师傅,劳驾您再受个累,帮一把?”如此言语有温度,人家辛苦大半日,心中自会多一份宽和体谅,事情或能柳暗花明。 然而某些人,偏以为花了钱就成了施舍的主子。钱币或许是冰冷的交易物,可人心却是温热血肉铸成。你居高临下甩出一句“不就是顺手嘛”,纵使你拿出两百元钱,对方却感受不到半分诚意,只见施舍意味横亘眼前——这钱无异于烫手石头,就算你能掏,师傅亦未必肯接。谁愿捧着满心冷淡去赚你的“两百块”? 我们脚下的水泥坚硬,可人心应是柔软的土壤。当人们习惯了只关注冰冷的价格标签,却让那点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温度日渐荒芜——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把人情当成了账单上可以被随意抵扣的冰冷数字? 人际天平的两端,一头是价值不菲的银币,另一头是千金难换的敬意。当我们开口“顺便”之时,请别忘记:那所谓“举手之劳”,或许正沉重地压在他人疲惫的肩膀上,足以压弯他的脊梁。
又是刺激消费的一天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