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比儿子好使!”辽宁,丁克老人住养老院,因为没有子女怕被欺负,干脆网上花钱买“

提莫说热点 2025-07-19 10:42:21

“钱比儿子好使!”辽宁,丁克老人住养老院,因为没有子女怕被欺负,干脆网上花钱买“假儿子”,两名壮汉保镖提着礼品,来给老人撑腰送温暖,每周都来陪着聊天,结果却被网友骂,不生儿子等着后悔吧! 7月13日的视频中,在养老院的走廊里,70岁的张大爷正笑眯眯地等着“儿子”来看他。没过多久,两个身高一米八的壮汉提着牛奶水果进门,亲热地喊“爸”。 护工们态度立马殷勤起来,隔壁床的老李头也不敢再笑话他“绝户”。 这出“亲情戏码”是张大爷花300元一次从网上雇来的,他没子女,但钱能给他买回尊严。 张大爷年轻时是坚定的丁克族,觉得养孩子不如攒钱养老。 可住进辽宁某养老院三年后,他发现这里的“丛林法则”,子女常来探望的老人,护工换尿垫都更勤快;逢年过节,有家属撑场面的老人能分到更好的月饼水果。 没孩子的老人?护工私下嘀咕“反正没人撑腰,糊弄就行”。 一次,张大爷发烧到39度,按铃半小时没人理,隔壁床儿子一个电话,护士五分钟就小跑着来了。 “网上什么都能买,亲情怎么就不能买?”张大爷在某生活服务平台下单了“探望老人”服务。 两个健身教练模样的小伙子每周准时出现,拎着礼品大声寒暄,临走还特意嘱咐护工“多照顾我爸”。 效果立竿见影,他的饭菜热乎了,晾晒的被褥总有阳光味,甚至有人主动帮他调电视节目。 这段视频被护工偷拍上网后,评论区吵翻了天。点赞最高的留言是“现在知道养儿防老不是封建思想了吧?” 有人算账,雇人一周600元,十年下来够养个真儿子。更多人在担忧:万一“假儿子”摸清老人底细后敲诈呢? 养老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承认,确实存在“看人下菜碟”现象,但否认是院方纵容,“就像学校老师也会更关注家长常联系的学生,人性使然。”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丁克家庭超80万。 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提到,无子女老人被护工虐待的案件取证更难,“没人替他们较真”。 但反对者举出无数“子女不孝”的案例,沈阳一位瘫痪老人被亲儿子扔在养老院三年不露面,反倒是雇的保姆每天推他晒太阳。 张大爷的“创新方案”给了中间派启发。江苏已有养老院推出“亲情代理”服务,培训工作人员扮演临时子女;上海某社区试点“时间银行”,年轻人陪老人聊天能兑换未来养老服务。 社会学家更关注代际关系变化:“过去生孩子是防老,现在生孩子是责任。如果年轻人连自己都养不起,怎么指望他们养两代人?” 视频最后,张大爷对着镜头咧嘴一笑:“我花自己的钱,买自个儿开心。” 他床头摆着“假儿子”们送的按摩仪,窗外是其他老人羡慕的眼神。 这场荒诞又心酸的养老实验,照见的不仅是某个个体的困境,更是所有人终将面对的衰老真相,我们需要比钱更牢固的依靠,也比血缘更包容的温暖。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栏目报道(2025年7月15日)

0 阅读:0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