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军方被退役将领实话惹怒:我们不是中美博弈棋子,也不是“第二乌克兰”。 菲律宾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这两天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番话,彻底撕破了菲律宾南海政策的遮羞布。 波基斯直接在推特上发文质疑:菲律宾在南海频繁与中国发生摩擦,到底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还是在替美国火中取栗?这位曾经的军方高层毫不客气地指出,2016年那场南海仲裁案的结果,到现在为止给菲律宾带来了什么实际好处? 菲律宾军方发言人特立尼达显然被这番话刺痛了,他专门召开记者会进行反驳,强调菲律宾是主权国家,不会被任何国家当作棋子使用,但这种解释在很多观察家看来显得苍白无力。 现实情况摆在那里,从2021年开始,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明显增多,先是在牛轭礁附近部署数百艘渔船,然后频繁派遣海岸警卫队船只进入争议海域,最近几个月更是多次组织媒体随行的“补给任务”。 这些行动背后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美国不仅向菲律宾提供了先进的海岸警卫队船只,还大幅增加了与菲律宾的联合军演频次,今年上半年,美菲联合军演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8次。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东盟国家的做法,越南虽然同样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争议,但始终坚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前不久还公开表态,不希望南海成为大国竞争的战场。 菲律宾的做法确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仁爱礁那艘搁浅的军舰,1999年菲律宾以“技术故障”为由将一艘坦克登陆舰搁浅在那里,声称临时停靠,结果这一停就是25年,军舰早已锈迹斑斑。 中国海警在处理这类争议时表现相当克制,多次海上对峙中,中方都是采用水炮而非实弹,这在国际海事执法中已经算是相当温和的手段,但菲律宾似乎把这种克制理解为软弱。 菲律宾可能正在重蹈乌克兰的覆辙,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现已经很清楚:可以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持,但绝不会直接参战,如果菲律宾真的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华盛顿会像支援基辅那样支援马尼拉吗? 经济数据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答案,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去年达到873亿美元,疫情前,每年有超过170万中国游客到菲律宾旅游,为当地创造了约35万个就业岗位。 中菲关系紧张直接冲击了菲律宾的农产品出口,菲律宾香蕉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对华香蕉出口下降了42%。旅游业的损失更加明显,马尼拉机场的中文指示牌都显得有些冷清。 波基斯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往往成为牺牲品,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二战后的朝鲜半岛、冷战时期的古巴、近年来的叙利亚,哪一个不是在大国角力中承受了巨大代价?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生前多次强调,小国的生存智慧在于“与所有大国保持友好关系”,新加坡既是美国的盟友,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平衡外交让新加坡在大国竞争中游刃有余。 中国与东盟正在推进的“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为地区稳定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个框架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避免单方面改变现状,菲律宾作为东盟成员国,完全可以在这个多边机制中维护自身合理权益。
菲军方被退役将领实话惹怒:我们不是中美博弈棋子,也不是“第二乌克兰”。 菲律宾
文史充点站
2025-07-19 10:17: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