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江西,一群孩子趁暑假,收集了一堆饮料瓶,他们不是拿去卖,而是制作二级水火箭,并且在草地上发射成功。夕阳下,“火箭”冲天,这一刻光影太美,梦想太燃,网友:少年强则国强! “快看!我们的火箭飞起来了!” 人民日报7月17日的报道直接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看着真是羡慕啊,再看自己家躺在床上看着手机傻笑的孩子直接就是一脚..... 这些孩子从收集饮料瓶开始,就展现出了超出年龄的细心和坚持。 每一个瓶子都要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标签和残留物,晾干后再一一剪裁整形。 接着,他们再用热熔胶将处理好的瓶体一节节粘接在一起,这一步不仅考验耐心,还需要一定的手艺——一旦粘合歪了或漏气,前面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在整个“水火箭”制作过程中,最具挑战的部分是二级分离装置的结构设计。孩子们一开始用的是吸管、纸板、回形针等常见材料,但效果都不理想,火箭不是分离失败就是卡在中途。经过反复实验,他们灵机一动,尝试用那种装薯片的塑料盒,剪出可以互相扣住又能轻易弹开的卡扣,结果意外地非常契合需求,成为最终方案。 正式发射那天,原本以为一切准备就绪,但现实比预想复杂得多。 点火装置临时出了点问题,水压也一度调错,差点发不出去。 孩子们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查找原因,调整参数,换零件,几次尝试后,火箭终于顺利升空。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火箭升至顶端后,按预设机制完成一级分离,第二节箭体带着更小的水压继续飞行了一段距离,然后在空中成功打开了降落伞。 伴随着孩子们的一阵欢呼,小火箭轻轻地落在不远处的草坪上,整个过程几乎和他们模拟推演的一模一样。 这次火箭实验最感人的地方,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把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现实。 他们学习了气压公式,计算水量比例,手绘分离装置图纸,每一步都经历了失败与修改,没有人喊放弃。 老师虽然在旁指导,但真正的主力是孩子们自己——是他们一遍遍动脑筋、动手操作,才让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小火箭梦”真的飞了起来。 他们最开始的尝试几乎可以说是“灾难现场”。 院子一角堆着一堆失败的材料:瓶子被压瘪、炸裂、开了大洞,胶水干在瓶身上,一道道歪歪扭扭的接缝透露出最初的稚嫩。 有的瓶子干脆被水压一冲就爆了,响声吓了很多一大跳... 家长见了心疼,忍不住劝:“别搞了,淘宝上不是有现成的吗?看着还挺专业。”话还没说完,几个孩子就齐刷刷地摇头:“买的火箭,那不是别人的成果,我们自己做才有意思!” 他们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而是继续蹲在院子地上翻图纸、计算数据、检查每一个接缝的密封度。 即使手上已经被胶水粘得发涩,甚至贴了好几片创可贴,但没有一个人抱怨累,更没人说要放弃。每一次失败,他们就重新找原因。 每一次炸裂,他们就换个方案。 对他们来说,成功的火箭不是组装出来的,而是一点点试出来、拼出来、熬出来的。 这一幕也被传到了网上,网友也纷纷评论... 有网友表示这真是将少年强则国强贯彻到底了,你们这些小孩儿越这样,我那偷偷玩手机的儿子越挨揍....
“上人民日报了!”江西男子开车在国道上疾驰,突然发现路中间有个小黑点。男子警惕的
【646评论】【347点赞】
凯迪拉个客
[赞][赞][赞]
用户65xxx00
以前有小孩学网上视频制作这种可乐瓶火箭,炸了重伤,好像是用打气筒打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