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掉转枪头,实际上是知难而退。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出来的,在全世

甜心萌熊仔 2025-07-19 05:31:22

美国掉转枪头,实际上是知难而退。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出来的,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组和转移,这是拜登任期提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之下,美国才发动的贸易战。 为了这事,他还威胁要对那些“不听话”的企业加税,搞得美国商界人心惶惶。 到了拜登任期,策略换了个说法,变成了在全世界重组产业链和供应链。他比特朗普更讲究“章法”,拉着盟友搞“印太经济框架”,又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想把半导体这类关键产业牢牢攥在美国手里。 这两任总统的目标其实殊途同归。他们都觉得,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太严重,关键时刻容易被人卡脖子。2020年疫情期间,连口罩、呼吸机都要从中国进口,这事让华盛顿的政客们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于是贸易战就这么打起来了。美国先是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想逼着企业把工厂搬到东南亚或者墨西哥。接着又搞“友岸外包”,给那些把生产线迁到盟友国家的企业发补贴。拜登政府甚至给苹果施压,让他们把iPhone的组装线从中国挪走。 结果事与愿违。中国的制造业底子太厚了。长三角、珠三角的供应链,从零件到组装,一天之内就能配齐。越南、印度虽然人工便宜,但物流成本高,工人技能也跟不上。苹果试了试把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结果良品率跌了十几个百分点,不得不又把订单转回中国。 美国自己的企业也不配合。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产能比美国本土还高。英特尔在中国建了新的芯片封装厂,投资金额创下纪录。这些企业的老板心里清楚,离开中国市场,业绩就得掉一大块。 产业链这东西,不是说搬就能搬的。中国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有上亿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工人,还有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墨西哥虽然离美国近,但缺关键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东南亚的港口基础设施跟不上,一个台风过来,船就得在海上漂半个月。 贸易战打了几年,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目标没实现多少。反而因为关税提高,国内的物价涨得厉害。密歇根州的汽车经销商抱怨,进口零件贵了,新车价格比三年前涨了两成,老百姓买账的越来越少。 现在美国有点骑虎难下。继续加码贸易战吧,国内通胀压不住,企业怨言越来越大。收手吧,又怕被人说“向中国低头”。所以只能掉转枪头,不再一味打压,开始搞“精准脱钩”,只针对芯片这类少数领域。 拜登政府最近放宽了不少商品的对华关税,就是个明显的信号。他们还派人来中国谈经贸合作,想让中国多买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这种转变,说好听点是“调整策略”,说难听点就是承认之前的路子走不通了。 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产业链的重组不是靠政治命令就能实现的。市场规律比总统的行政令管用得多。中国通过这几年的考验,制造业不仅没被打垮,反而更强大了。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这些产业,全球份额都冲到了第一。 美国的知难而退,其实也不算丢人。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搞“小院高墙”注定行不通。中国大门一直敞开着,欢迎各国企业来做生意。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比贸易战的大棒管用多了。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美国想重组产业链,没问题,但得按市场规则来。想靠贸易战逼着中国让步,那是打错了算盘。制造业的根基,从来都不是靠保护主义能筑牢的。这一点,特朗普没搞懂,拜登现在大概慢慢明白了。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甜心萌熊仔

甜心萌熊仔

一起去啊,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