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女儿考上公务员2年了,6月初,单位领导找到她,说是县委组织部看上她了,想抽调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7-19 00:11:03

朋友女儿考上公务员2年了,6月初,单位领导找到她,说是县委组织部看上她了,想抽调她去那儿上班,先是借用,关系后调,问她是否愿意去。 组织部的调令:年轻公务员的职场岔路口 朋友家的客厅里,空调风带着丝丝凉意,却吹不散李娟脸上的纠结。她捏着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和领导的聊天记录——"县委组织部想借调你,后期可以转关系,考虑一下?" 突如其来的机会 "小娟,这可是组织部啊!"朋友老张把削好的苹果递过去,语气里难掩激动,"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你才上班两年就被看上,这是多大的福气!" 李娟咬着苹果,眉头却没松开:"爸,我现在的岗位虽然忙,但业务熟了,得心应手。组织部听着厉害,可我啥都不懂,万一做不好咋办?" 她想起刚入职时,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跟着师傅学办社保,第一次独立给大爷大妈解释政策,紧张得手心冒汗。现在她能笑着应对各种咨询,窗口的老同事总说"小娟是咱这儿的活字典"。 "不懂可以学啊!"老张急了,"组织部是管干部的地方,接触的都是大场面、大人物,对你以后发展多有好处?留在乡镇,顶多混个科级退休。" 正说着,李娟的手机响了,是单位王主任打来的:"小娟,组织部那边催得紧,明天给我个准信。我跟你说,这机会可遇不可求,当年我想进都没门路。" 挂了电话,李娟看着窗外,夕阳把云朵染成金红色。她想起上周帮贫困户申请补助,大爷拉着她的手说"多亏了你姑娘",那种踏实的成就感,是她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 深夜的权衡 晚上躺在床上,李娟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点开微信,问在县委办工作的大学同学:"组织部借调靠谱吗?" 同学秒回:"累是真累,但能快速成长。不过借调也有风险,万一后期转不了关系,回原单位可能没位置了。" 李娟的心沉了沉。她想起单位的刘姐,前年被借调到教育局,干了一年多,原岗位被人顶替,最后只能去了个边缘科室,天天唉声叹气。 "但组织部不一样啊,"她又给自己打气,"那边要调关系,应该是认真的。" 她打开抽屉,拿出刚上班时写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我想做能帮到人的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字迹还有点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凌晨一点,她给王主任发了条消息:"主任,我想好了,我愿意去。"发送成功的瞬间,她既紧张又期待,像当年高考查分数时一样。 新征程的开始 去组织部报到那天,老张非要开车送她。车子驶过县政府大门时,李娟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突然不那么慌了。 接待她的是组织部的张部长,四十多岁,说话温和:"小娟,知道你在乡镇干得不错,我们就是要调你这样接地气的干部。别怕,不懂就问,大家都会帮你。" 办公室里,同事们正在整理干部档案,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厚厚的资料。带她的王姐笑着说:"刚开始会觉得枯燥,但这些档案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把他们的事弄明白,就是对工作负责。" 午休时,李娟给家里打电话,老张在那头喊:"中午吃啥?别对付!"她笑着说:"放心吧爸,食堂的菜挺好,同事们都挺照顾我。" 挂了电话,她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叶子绿得发亮。她知道,从乡镇窗口到组织部办公室,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那份"把事做好"的初心。至于未来会怎样,就像当年第一次坐在服务窗口前一样——勇敢走下去,总会有答案。 其实职场路上,从来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重要的是不管选了哪条路,都带着当初的认真和热情走下去。就像李娟日记里写的那样,能帮到人、能做好事的地方,就是好岗位。

0 阅读:1430

评论列表

m鲁谷

m鲁谷

1
2025-07-19 09:00

胡说八道!借调属于违规,你不懂啊?还调令?二货。

文姐分享生活

文姐分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