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万都拿不出来?”一女生高考结束后,向父亲索要10000多元,用来购买70

雾烬 2025-07-18 21:01:44

“连一万都拿不出来?”一女生高考结束后,向父亲索要10000多元,用来购买 7000的手机和出门旅游,父亲劝女生合理消费,女生抱怨父母亏欠自己,并说“养不起就别生我。”父亲气得不行,对着女儿就是一顿训斥!网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养她干什么? “这种低端机拿出去丢人。”李婷(化名)听到父亲要给自己换3000元左右的手机,当场就生气了。看着自己同学新买的iphone14心里特别不平衡,随即就跟父亲起了争执,斥责父亲没有本事。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父亲心里,父亲当场摔碎了一个茶杯。其实,看着女儿高考结束,父亲心里也很开心。哪知道女儿高考结束后,狮子大开口向自己索要苹果三件套(手机、平板、电脑),还要出去旅游。 但是家里刚给奶奶交完2万元手术费,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母亲提议买个3000元左右的手机,却被女儿当场拒绝。矛盾升级,李婷出言不逊,狠狠地上海了父母的心。 这不是个例,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上演。北京海淀区,男生张强以考上985为由,索要价值1.5万元的顶配游戏本;杭州某小区,女生陈雪因父母拒绝支付8000元的毕业旅行费用,连续三天闭门不出。 这些事件背后,是一个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将高考视为变现的机会,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 深入分析这些案例,三个社会病灶浮出水面。首先是商家的过度营销,各大电商平台打造的高考成功套餐,将高端消费品与赢家强行绑定。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十二年寒窗只教会孩子做题,却没教会他们做人。 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错位,许多父母长期用考得好就奖励的方式激励学习,最终培养出分数变现的扭曲心理。在这些冲突中,最受伤的往往是普通工薪家庭。父母可能穿着掉色的工作服,用着屏幕碎裂的手机,却要面对子女上万元的消费要求。 这代青少年成长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当他们嫌弃低端机时,可能没注意父亲的皮鞋已经穿了五年。当他们抱怨旅游预算少时,或许不知道母亲连护肤品都舍不得买。真正的成长,不是拥有最贵的手机,而是懂得最真的情义。 值得欣慰的是,已有不少年轻人开始觉醒。在江苏南京,高考生王磊主动选择二手手机,把省下的钱给父亲买了新工装鞋;在四川成都,女生刘芳利用暑假做家教,自己攒钱买了心仪的笔记本电脑。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70
雾烬

雾烬

雾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