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23年,王翦要出征前,秦王让女儿华阳公主去给他送行。70岁的王翦一见到公主,直接就把她拉进了帐篷。这帐帘刚一落下,外面的人全惊呆了。大家心里直犯嘀咕,这老头打起仗来勇猛得很,难道是个不知羞耻的色鬼? 前223年,秦国正准备发动一场大战,目标是楚国。带兵的主帅呢,是老将王翦。打楚国不是儿戏,土地广、人口多、兵力强。嬴政把六十万大军,都交给了王翦。王翦当时多大年纪了?快七十岁了,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高龄。但没办法,这楚国非得他出马不可。王翦应下了,不过没急着走,反而跟秦王嬴政提条件,要这要那,田地啊、上好的宅院啊,要得还不少。赢政倒也痛快,都答应了。 大军集结完毕,王翦披挂整齐,准备出发了。就在这离别的当口,秦王做了一件挺不寻常的事。他把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华阳公主,派到了军营送行。大家伙儿都觉得这是秦王对王老将军莫大的恩宠和信任啊! 华阳公主身份尊贵,代表的是秦王本人,她的到来象征着王命,更是给全军将士鼓舞士气。华阳公主在仪仗护卫簇拥下,来到大营前,代表她父亲秦王,向王翦转达勉励和期望的话语,也少不了赏赐犒劳三军。场面既庄重又热烈。所有人都觉得,这会是一个标准的、感人的、体现君臣和睦的告别仪式。 可谁也想不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大家伙儿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华阳公主站在王翦面前,刚说完父王的嘱托和一些送行的话。礼数刚毕,还没等公主或者旁边的随从反应过来,七十岁的王翦老爷子突然伸出手,一把抓住华阳公主的手腕!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老将军竟然拉着公主,转身就往身后他歇息的营帐里大步走去。 华阳公主瞬间懵了,下意识地被带着走,旁边的宫女太监侍卫们也全都傻眼了,根本来不及阻拦。就听见“唰啦”一声,王翦拉着公主钻进了帐篷,厚重的门帘子啪地落了下来。 外边一下子变得死寂!前一秒还人声鼎沸、庄重有序的场面,这一刻彻底凝固了。士兵们张大了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全是震惊和不可思议。将领们面面相觑,搞不清楚这老将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宫女太监们更是吓得面如土色,公主被拽进帐篷了,这算怎么回事啊?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众人心里七上八下,甚至有人想是不是该冲进去救公主的时候,帐篷的门帘又被掀开了。王翦拉着华阳公主的手,两人一起走了出来。 华阳公主脸上虽然有点红晕,但神情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奇特的恭敬?完全不像被侮辱过的样子。反而王翦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很自然的拱手向公主行礼:“谢公主殿下代表大王前来送行,老臣必定竭尽全力,早日荡平楚国,不负君恩。” 华阳公主也回了礼,然后就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军营。留下士兵和军官们在风中凌乱:这到底咋回事?公主看起来没事,那刚才老将军拉她进去干嘛?总不会是进去喝杯茶聊聊天吧? 后来的历史记载,特别是司马迁写的《史记》,以及一些战国秦汉的故事书里,透露了线索。 王翦其实是个心思非常细腻深沉的人,秦王把全国六十万大军交给他,这种信任背后,也隐藏着君王天然的猜疑。秦王本人更是以雄才大略和多疑著称。 在王翦领兵出发之前,他就已经多次向秦王上书请求赏赐了。他要的东西特别具体,要咸阳附近上好的田地、华丽的宅院、漂亮的园林水池。而且他是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派人回去催讨,要秦王尽快把这些东西赏赐给他的子孙家人。 比如,他进军到函谷关,就派使者回去要一批园子;走到半路,又派人回去要一片池塘。他的儿子王贲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劝父亲别这样,仗还没打就要这么多东西,别让秦王觉得太贪心了。结果王翦骂了儿子一顿,说:“你小子懂什么?秦王把全国的精兵都给了我,他能安心睡觉吗?我不多要些田产家业,显得我没有别的爱好和牵绊,那秦王不是更怀疑我要造反吗?我这样做是要表示,我只图点家业享受,心思都在自家的产业上!” 王翦这个精明的老将军,立刻就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了一次极致大胆的“自污”表演!在万众瞩目之下,公然对国王的宝贝女儿做出极其冒犯、越轨的举动——拉她进自己的私帐。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严重失礼,甚至是大逆不道的行径。 那么老将军的目的达到了吗?想想后来秦王并没有因此而惩罚王翦,还满足了他所有要田地房子的请求。华阳公主当时出来后也没有表现出受辱的样子,史书上后来也没见秦王因此事对王翦有任何责备。这反常的一切只能指向一个解释:帐篷里那段时间,根本不是什么苟且之事,而是王翦快速地对公主进行了解释!他很可能是向公主密陈了其父秦王的担忧,分析了自己的处境,然后恳切(甚至带点威胁?)地请求公主原谅他并配合他演这出戏码。 王翦需要向秦王传递一个清晰无误的信号:您看,我王翦就是这样的人!我只贪图一点眼前的享受(田地宅院,甚至包括对美女的“妄念”),是个没什么远大抱负、更没篡位野心的粗人!您大可不必担心我手握重兵会干出什么事来,我的心思都在这些“俗物”上呢!
李广的孙子李禹有一次在皇宫喝酒,口出狂言冲撞了汉武帝刘彻的近侍太监,刘彻决定把他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