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中国10天期限,要求取消稀土限制,商务部:“中方会加快向美出口稀土,但相应的,美国也该尽快取消对华有关限制。”这句话可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美国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凭什么要单方面让步?
2025年6月,白宫突然甩出个“10天期限”,要求中国必须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否则就要加码制裁。可咱们商务部的回应直接戳穿了这套把戏——“加快出口可以,但你得先把对华限制撤了”。这话让美国的“单边霸权”瞬间成了笑话。
要论稀土这张牌,中国可真是拿捏得死死的。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还多,产量更是占到七成。就说2025年,全球每开采10吨稀土,就有近7吨是咱们挖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咱们还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尤其是中重稀土,纯度能做到99.9999%,全球第一。美国的智能手机屏幕、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机,甚至导弹、雷达、战斗机,这些高精尖玩意儿都得靠它。
美国呢,虽然也有稀土矿,比如加州的帕斯矿,但自己提炼能力不行,80%的稀土需求都得指望中国。
自从今年4月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算是彻底傻眼了。就拿F-35战斗机来说,每架飞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其中雷达系统里的镝、铽,美国本土根本没法提纯。五角大楼都说了,要是再拿不到中国稀土,军工产业链就得停产。
特朗普自然也知道稀土的重要性,这才甩出个10天期限,希望以此来逼迫中国让步。可谁不知道,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自己的道理——中国这些年为了稀土产业,付出了不少污染成本。官方说限制出口是为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话不完全是托词。
最可笑的是美国的“单边霸权”逻辑,他们要求中国无条件取消稀土限制,却绝口不提自己对华的技术封锁。
就拿半导体来说,美国把中国54家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芯片、EDA软件出口,甚至连制造芯片的光刻机都要管,摆明了卡中国脖子。可咱们中国早就未雨绸缪,华为在2019年被断供EDA软件后,只用了四年就实现了14nm以上工具的国产化。这种“你断供我就自己造”的骨气,让美国的制裁成了笑话。
这还不算完,他们甚至偷偷通过第三国走私稀土。2025年中国打击走私的时候,从瓷砖胶里搜出300吨稀土磁粉,从集装箱夹层里翻出200公斤镝铁合金。这种“既要当裁判又要当运动员”的做法,连《纽约时报》都看不下去,说美国军工“正在裸奔”。
关税问题也是老账了,今年一开年,特朗普就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的超高额关税,再加上2018年的那批,最高税率能达到惊人的245%。
美国这小算盘打的响,以为这样就能逼迫产业回流,却忘了,这些关税让美国企业苦不堪言。去年美国商会做了个调查,85%的企业说关税让他们成本涨了,有的不得不把工厂从中国迁到东南亚,结果发现那边物流、配套都跟不上,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中国不傻,知道美国离了稀土有多难受,限制一下出口,既能保护自己利益,又能给美国点颜色看看,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美国也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们想联合盟友想重建供应链,可这也得面对一个残酷现实——澳大利亚的稀土加工厂成本是中国的五倍,根本竞争不过。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会不会真的加码制裁?其实他们早就试过了。2025年6月那轮制裁,又是禁售乙烷又是限制航空设备,结果呢?中国的乙烯生产主要靠石脑油,乙烷禁售顶多影响点利润,根本伤不到筋骨。反倒是美国自己,乙烷出口一半都卖给中国,禁售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
说到底,稀土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中国通过严格的出口管制和技术专利,把稀土从“卖原料”升级为“卖标准”。就像上海期货交易所把镝期货交割标准提到99.9995%,直接让国际市场出现“合格品荒”,逼得那些投机者不得不低头。这种从资源控制到规则主导的转变,才是让美国真正头疼的地方。
商务部那句“加快出口可以,但得先撤限制”,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把这种单边霸权打得粉碎。在这场博弈里,中国从来不是被动防守,而是用实力告诉世界——公平才能合作,霸道只能碰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