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知否 从电视剧来讲,齐衡最好真的不要娶明兰,这点后来他自己也该明白了。 明兰能嫁进顾府那种高阶层,其实带着偶然——顾二靠着从龙之功完美回归,哪怕婚前逛青楼养外室,人家终究是那个阶层的人。可齐衡不一样,他没男主的金手指,身份在勋贵圈里其实是“天崩局”:原著里他是齐国公次子的儿子,爵位继承权远得很;外祖父家又一堆糟心事,压根没法在仕途上给他助力。真娶了明兰,别说继承爵位没戏,仕途没岳家帮衬,分家后慢慢跌出贵族圈都是迟早的事。 再说,齐衡和申氏本就挺好的。申氏爱他、懂他,家世学问都相配,后来两人也挺幸福。各磕各的CP不好吗?非要纠结“娶到明兰”干嘛?何况明兰后来也不愿意嫁了,就算没顾二求亲,她对齐衡也早就放下了。 有人说没顾二的话,齐衡中举后能娶明兰做续弦,可真成了,对他未必是好事。他那个阶层本就讲究门当户对,顾二娶商户女都被议论,齐衡娶明兰(哪怕是官员之女、侯府养大的),只会更难被圈子接纳。 说到底,齐衡就不是男主,和明兰本就不是良配。你觉得要是齐衡真娶了明兰,两人能安稳过下去吗?
太炸裂了!杜建英同学站出来发声,大骂宗馥莉没教养!我的天呀,真是太颠覆三观了!
【564评论】【154点赞】
胡梦茵
而小说通过明兰的口说过齐衡文治武功都还不错,都下了苦工不是梁晗那款想要荫恩混吃等死,可是到了齐衡他们那个阶层,可不是只拼努力就能出头的,那是要天赋努力家庭托举缺一不可的,才能抓得住机遇出人头地。齐衡性子好强有志向是不错,可是无论是自身天赋还是家庭托举都不够格,偏生他自己性格又是个好强求全的,并不专精某一项,这就是他注定不如长柏的地方。而性子好强,也就注定了他不甘被人摆布,那么他和申氏以及书里另一个贵女的婚事就注定不会善终,需求不匹配啊!
胡梦茵
齐衡和明兰注定不是一路人,强凑到一起结局只会是怨偶。她们如果在一起了,那么顾偃开和大秦氏的结局就是明兰和齐衡的结局,甚至明兰最后还不如大秦氏,毕竟顾偃开远比齐衡有担当有能力有魄力,这不是说笑的。诚如小编所说,齐衡家里所谓的富贵不过是空中楼阁,无论是齐家还是平宁郡主娘家都只是面子情儿,并没有真正的利益攸关,至于平宁郡主养在皇家就更是一笑置之即可,她也不过是个皇家养的吉祥物,做不得真。那么哪怕后来齐衡丧偶再到中举,就算明看没有顾二求配,她也不会回头看齐衡的,因为齐衡不是良配,甚至齐家都是火坑,真要论家庭教育和家庭品性,我只能说齐家甚至配不上盛家。要知道齐衡注定是要出仕的,无论是齐国公府还是郡主娘家都不是直接依靠,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的,偏生齐爹和郡主本人能力不够,齐衡出仕的助力事什么?他一旦落难能拉他一把的直接依靠又是谁?这就是齐衡未来的妻族。
胡梦茵
而明兰出身盛家更是庶女,也别被今天什么嫡庶神教给误导了,庶女庶子的弱点不是他们在家族受到慢待,而是他们没有外家!说白了就是嫡出的外祖家为什么放着自己有血缘的亲外孙(女)不去帮扶,要去帮扶一个毫无血缘的外人?而母亲做妾,那么妾的家世自然就卑微,那么庶出子女真正的外家基本就是聊胜于无。而长柏和齐衡是同龄还是同窗,齐衡是等不到长柏高升后再来拉扯他的。那么问题很明显了,齐衡出仕哪怕再谨小慎微难道就能不得罪人,或者说他就注定一帆风顺不会遇见什么沟坎,这时候是一个大家族的正妻给予的助力大还是明兰能给予的助力大?顾偃开不是和大秦氏誉为神仙眷侣,可是面对生死存亡的家族危机,不一样舍弃了自身和家族都没有任何助力的大秦氏,转而求娶了百八十万两银子当嫁妆的盐商女?别脑补顾偃开是被逼无奈了,他要是真的非大秦氏不可,殉情也不只是古老的传说,更何况他就算不敢死,但是他要真的不愿意,白氏和小秦氏后面接二连三的孩子哪儿来的?所以显而易见,明兰嫁了齐衡最好祈祷夫婿一帆风顺,否则真要遇见难事,那么就是曾经有一位贵女站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趋利避害是人性,而人性最经不起考验!
胡梦茵
而齐衡还啥也不是呢,小公爷的称谓就满天飞,这么狂妄的齐家家教真的是少见,就凭齐衡父母这么毫不遮掩表露人外的浅白野心,谁是齐国公世子也不会在齐衡父母被邕王妃绑了时候出手相帮的,这事搁谁谁不厌恶?再来说科举,齐衡为何直到晚年出圈的也是他的美貌而不是才干也跟这次科考攸关。都是庄学究得学生,一同应考,顾二就不说了,作者给他关上了情商这扇门,所以给了他妖孽级的文治武功。长柏呢,目标明确执行力杠杠的心无旁骛,所以一举高中。而齐衡就尴尬了,明知道二月科考在即却在正月里拉着他走亲访友,也就是说齐家底蕴还是觉得维护关系更重要,哪怕科考都不能让维护关系给其让一次路,哪怕等齐衡一举高中后再晚那么三两个月再来走关系根本不影响甚至还更能锦上添花的情况下,都不行,可见齐家更本分不清主次找不准定位,只能说见识浅薄只看眼前利益。
胡梦茵
最后说一下齐家的家庭底蕴问题吧,无论是他家送儿子去到盛家附学庄学究还是齐衡明明连齐国公嗣孙都还没攀上就大喇喇的被称呼为小公爷,还是明明儿子春闱在即却带着齐衡走亲访友导致齐衡第一次应考落榜,以及齐衡那个好像白月光的京城第一美男子称号,都无一不在说明郡主两口子见识浅薄粗鄙不堪。先说附学,都说谈笑有鸿儒,齐家真的是因为一时上任请不到合适先生所以才不得已送齐衡来盛家?既然是一时不合适,并且宁平郡主还觉深怕盛家想要借女儿攀附儿子,专门态度傲慢的上门打脸,那么为何还让齐衡一直在盛家附学呢?刚来还能说一时不合适,安顿好了又怕盛家女儿勾搭,那么要不就给儿子找个好书院去读书,要不就抓紧时间落实请先生给儿子当私教?结果呢,郡主一边扒着盛家家学不放,一边嫌弃盛家配不上自己,这什么既要又要的操作?
胡梦茵
最后再来说齐衡美貌,这点最可笑。小说最后番外补刀特别好笑,顾二晚年人家说得不是他少年荒唐而是权势能力,长柏公当年也是玉树临风才让海氏一眼下嫁,可晚年说的也是四次入阁三次拜相,只有齐衡,还是出圈的是他的美貌,哪怕他也曾入阁,可是大家还是议论美貌,连说他才貌相当都没有。想想赞费雯丽的那句给了她如此美貌却又给了她如此才干,齐衡始终让人记着的只是美貌。这时候再回去看齐家的态度就值得玩味了。齐衡被誉为京城第一美男子,郡主也一直想要儿子高娶,可是齐衡能够婚配的时候,郡主的操作成谜,她不是积极相看适龄的高门贵女分析人家的利弊,而是等着儿子被贵女们看中争抢,她再在争抢儿子的贵女中选择,怎么有种齐衡被亲妈摆上拍卖台,等着下面竞拍价高者得的味道?被动选择与主动出击可太不一样了,主动出击是齐家或则说齐衡未来需要什么助力齐家再去待价而沽;而被动选择就是人家提供什么资源齐家齐衡就去配合,虽然是娶,其实本质就像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