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总攻将打响,有的美官员认为中印将倒霉,有的建议为中国放弃乌克兰。 俄总攻的信号越来越明显。乌克兰东部的冻土上,俄军的坦克纵队排出几十公里长队。炮弹像不要钱似的往乌军阵地砸,赫尔松的渡口被炸得冒黑烟。这种架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普京想快点结束这场仗了。 美国国务院的会议室里吵翻了天。有官员拍着桌子说,俄罗斯这波猛攻,最先倒霉的是中国和印度。欧洲的能源缺口得靠中印补,到时候国际油价能飙到150美元一桶。印度的炼油厂刚签的俄油合同,转头就得亏本。中国的光伏组件想往欧洲运,恐怕得先过俄罗斯的检查站。 另一些人说得更直接。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对着麦克风喊,该给乌克兰断供了。“保住中国这个市场,比救基辅的烂摊子重要十倍。”他算过账,美国去年对乌援助花了500亿美元,要是把这笔钱投到对华芯片合作上,能多赚回两个乌克兰的GDP。 普京的新设想透着一股务实。核心原则没松口,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控制权,提都不用提。但细节上开始留缝。他通过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传话,乌克兰可以保持中立,但跟北约搞点“非军事合作”,俄罗斯能睁只眼闭只眼。这话传到基辅,泽连斯基的顾问团连夜开会,有人主张“先稳住再说”,有人拍桌子骂“这是陷阱”。 安全保障机制的提法更耐人寻味。俄罗斯说,可以让土耳其、巴西这些“中立国”来当担保人。既不提美国,也没算上欧盟。这招够狠,等于把西方排除在和谈之外,逼着乌克兰自己做决定。和谈时间也放得宽松,普京说“春天之前能坐下谈就行”,这话里的压迫感,比坦克冲锋还重。 印度的反应最纠结。莫迪政府一边派外长去莫斯科,想让普京悠着点打,一边偷偷给乌克兰送了批医疗物资。他们怕油价涨,更怕俄罗斯把精力全放欧洲,没空管印度洋的事。毕竟,印度的核潜艇零件,还得靠俄罗斯工程师来修。 中国的态度一如既往地稳。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说,“对话谈判才是正道”。暗地里,中欧班列往德国发的集装箱,比上个月多了两成。里面装的不光是电子产品,还有不少防寒服和发电机零件。欧洲缺的,中国悄悄补上,既不得罪俄罗斯,也不得罪欧盟,这手腕确实高。 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开始给拜登施压。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拿着一份对华贸易清单,在电视上喊,“再不清醒,台积电的订单都要跑到上海去了”。他说的是实话,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买的芯片设备,比去年少了30%,转头从荷兰、日本补了货。 泽连斯基急得往华盛顿跑了三趟。每次都带着新的伤亡报告,想让美国再给点“海马斯”火箭炮。可白宫的回应越来越敷衍,最新的表态是“会考虑提供更多防御性武器”。这个“防御性”三个字,把泽连斯基想的坦克、战机全堵死了。 普京的新设想里,藏着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他知道美国的注意力开始往亚太转,知道欧洲国家的弹药库快空了,更知道乌克兰的征兵办公室已经抓不到壮丁。这种时候放出点让步的信号,不是软弱,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拿到最大的利益。 国际油价已经开始波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周涨了12%。加油站的油价牌每天换一次,司机们骂骂咧咧,却不得不掏腰包。这种民生压力,正一点点变成政府的政治压力。欧洲议会里,主张“对俄和解”的声音,第一次盖过了“强硬对抗”的调门。 这场仗打到现在,各方都在算自己的账。俄罗斯想快点结束,好腾出手对付北约东扩。美国想把资源转去亚太,又怕丢了欧洲的主导权。中国和印度夹在中间,既要保经济,又不想被卷太深。普京的新设想,就像往乱麻里插了根针,能不能解开,还得看各方愿不愿意低头。 最焦虑的还是乌克兰。他们既怕俄罗斯的总攻,又怕美国断供。泽连斯基在最新的演讲里说,“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人”。可台下的议员们,眼神里的疲惫藏不住了。这场仗,谁都想早点看到头,只是这结局,恐怕难遂所有人的愿。
俄总攻将打响,有的美官员认为中印将倒霉,有的建议为中国放弃乌克兰。 俄总攻的
绫野茶子国际
2025-07-16 22:18: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