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鲁迅花了3000大洋买了一套四合院,还邀请弟弟全家入住。怎料,因为弟媳的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15 16:11:34

这一年,鲁迅花了3000大洋买了一套四合院,还邀请弟弟全家入住。怎料,因为弟媳的一句羞臊话,弟弟捡起一个香炉砸向鲁迅,并怒道:以后没事别来我家!从此,鲁迅净身出户,被赶出了家门。 1923年7月19日傍晚,北京八道湾胡同11号传出一声脆响。周作人抓起书桌上的青铜香炉,朝着亲哥哥鲁迅掷了过去。 这一扔,结束了兄弟四年的同堂生活,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家庭纠纷。 四年前鲁迅花3500银元买下这座四合院时,心里想的是一家人和和美美。28间房子,他精心分配:后院最好的九间给二弟周作人一家,东厢房留给三弟周建人,自己和母亲、妻子住西厢房。 迅当时在教育部当佥事,月薪300银元,周作人在北大教书月薪280银元,周建人在商务印书馆拿120银元。三家的收入统一交给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管理。 羽太信子把四合院改造得很有日式风格:铺榻榻米,挂青竹帘,每餐必有生鱼片。光是1919年12月一个月,她就花了600银元添置家具,相当于鲁迅两个月工资。 最让人咋舌的是,这位日本媳妇雇了六个佣人伺候,每月还给东京娘家寄50银元。 鲁迅发现账本上的数字越来越吓人,自己三分之二的工资都填不满这个家庭的开销。 1921年北洋政府开始拖欠工资,鲁迅不得不四处兼职赚钱。有一次发烧39度还坚持去大学讲课,回家后听见羽太信子对孩子们说:“大爹给的钱脏,连买糖都不要用”。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鲁迅,他每天辛苦工作,大部分收入都贴补家用,换来的却是弟媳的嫌弃和孩子们的疏远。 矛盾在1923年夏天彻底爆发了,7月14日,鲁迅在日记里写下“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他不再和大家一起用餐了。 五天后的那个傍晚,周作人冲进书房,两兄弟发生激烈争吵。具体说了什么已无从考证,但结果是周作人抓起香炉朝哥哥扔了过去。 当晚,鲁迅收到弟弟亲笔写的绝交信:“我昨天才知道....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 被赶出家门的鲁迅只带走了一只书箱和收藏的拓片,连最珍爱的“君子馆”砖都没来得及拿。 他暂时搬到砖塔胡同61号,房东俞芳后来回忆:“先生夜里总咳嗽,有次听见他喃喃自语'被八道湾赶出的人'。 1925年他写下小说《弟兄》,里面有句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即使到了1934年,他在给母亲的信中仍坚持:“八道湾账目,不必再提”。 如今的八道湾11号已经成了北京三十五中的校舍,只有院子里那株兄弟俩当年合栽的白丁香,每到四月依然会开花。花开花落,见证着这段文学史上的恩怨情仇。 这场看似因为金钱引发的家庭纠纷,背后其实是两种文化观念的冲突。鲁迅代表的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精神,而羽太信子带来的是明治维新后的日式生活方式。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就连亲兄弟之间都无法调和这样的差异。一个香炉的抛掷,不仅砸碎了兄弟情,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裂痕。 信源: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 北京鲁迅博物馆数字化档案(开放查询部分)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库藏原件 《北京市志·文物卷》官方记载

0 阅读:0
棉花糖小仙女

棉花糖小仙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