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台湾省有两个“共识”,一个是90%以上的人都不同意祖国的统一。 就是他们的

可可甜心喵 2025-07-14 22:05:53

其实,台湾省有两个“共识”,一个是90%以上的人都不同意祖国的统一。 就是他们的“台独共识”,这个“共识”包括了蓝绿很多党派,包括了台湾的广大基层人。 另一个是“大陆不敢打台湾”,台湾省所谓的新闻“名嘴”多人讲过这类话,或者相似的话,台湾省90%以上的人都有这个心理状态。 先看第一个 “共识”—— 台独迷思。 根据岛内最新民调,支持统一的民众仅剩 7.7%,这个数字比 1996 年台海危机时暴跌了 37 个百分点。 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在 “去中国化” 教育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持续流失。 台当局通过修改教科书、删减中国史内容,将 “台湾主体性” 植入课堂,就像温水煮青蛙般慢慢改变社会认知。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不少基层民众误以为 “台湾是一个国家”,甚至把 “中华民国” 招牌当成台独护身符。 再看第二个 “共识”—— 大陆不敢打的侥幸心理。 台湾名嘴们常挂在嘴边的理由,无非是 “美国会保护”“大陆怕经济崩盘”。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且不说美国对台军售本质是 “军火生意”,特朗普政府虽计划扩大军售至 200 亿美元,但美军内部早已将冲绳驻军后撤至第二岛链,摆明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 至于经济代价,大陆对台出口管制清单已精准打击 8 家核心军工企业,切断其稀土等关键材料供应,这种 “锁喉式” 反制让台当局的 “以武谋独” 瞬间沦为空谈。 更关键的是,大陆 2025 年军演中,东风 - 17 导弹精准命中台岛模拟目标,山东舰航母编队前出太平洋实施 “外阻内封”,这些实战化演练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空间。 然而,这两个 “共识” 的背后,是台湾社会的深层焦虑。 民进党当局为巩固权力,刻意制造 “两岸对立”,将民众绑上战车。 他们一边花重金购买美国淘汰武器,一边鼓吹 “城镇巷战”“全民皆兵”,却忘了台军装备老化、士气低迷的现实 —— 自研导弹试射三发两落海,征兵困难到要靠网红直播吸引年轻人。 更讽刺的是,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高达 40%,台积电 70% 的订单来自大陆市场,这种 “吃大陆饭、砸大陆锅” 的矛盾,恰恰暴露出台独共识的虚伪性。 国际社会的态度同样耐人寻味。 全球 183 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时均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就连美国国会通过的 “不歧视台湾法案”,也被外交部强硬驳回。 反观台湾,所谓 “国际空间” 不断萎缩,连参与世卫大会都要靠大陆点头。 这种鲜明对比,恰似一面照妖镜,让 “台独共识” 的荒谬无所遁形。 台湾的未来究竟在哪里?答案早已写在历史里。 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开罗宣言》明确主权归属,从大陆恢复福建居民赴台团队游到金门 “小三通” 扩容,两岸血脉相连的事实从未改变。 当台当局用 “抗中保台” 口号煽动民粹时,高雄渔民却在为无法向大陆出口渔获发愁,台积电工程师担忧两岸技术合作中断影响芯片产业。 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才是台湾社会的真实写照。 打破迷思需要清醒认知:大陆对台政策始终坚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反分裂国家法》早已划定红线 ——“台独意味着战争”。 当台当局把 2300 万民众绑上 “台独战车” 时,大陆的反制措施正精准发力:切断军工供应链、常态化绕岛巡航、推动国际社会重申一中原则。 这些行动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任何分裂行径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今天的台湾,就像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旅人。 是继续沉迷于 “台独幻梦”,还是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正轨?这不仅考验着台当局的政治智慧,更需要全体台湾民众的觉醒。 毕竟,当大陆的高铁已经修到福建平潭,当两岸同胞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那些所谓的 “共识”,终将在历史的浪潮中烟消云散。

0 阅读:0
可可甜心喵

可可甜心喵

幼儿园干饭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