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

世界聚焦点 2025-07-14 18:14:28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提是必须比中国低10到20个百分点。 莫迪这算盘打得叮当响,明显是想借着美国脱钩中国的东风,让印度成为美国的替代供应链,但现实情况可没那么简单,印度自身的“短板”就是最大的拦路虎。 要知道,印度的制造业能力实在拿不出手,尽管莫迪政府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和生产关联激励(PLI)计划,但实际效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截至 2025 年 3 月,印度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 25%,反而从计划启动时的 15% 降至 14% 左右。 基础设施落后、官僚主义严重、土地收购困难等问题,让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犹如闯关,比如富士康在印度投资的 iPhone 组装厂,产能始终无法与中国相比,还频繁曝出工人罢工、供应链中断等问题。 而且,美印之间的贸易谈判并不顺利。莫迪为了换取美国的关税优惠,已经做出了不少让步,比如降低美国波旁威士忌、摩托车等商品的关税,放宽农产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 但美国似乎并不领情,仍对印度加征 26% 的关税,涉及三分之二的印度对美出口商品,更讽刺的是印度试图通过牺牲农业利益来讨好美国,却遭到国内农民的强烈反对,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 40% 以上,他们担心开放农产品市场会导致本土农业崩溃,甚至发起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何况,印度的 “替代供应链”美梦还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凭借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优惠的贸易协定,正在成为美国企业转移供应链的首选。相比之下,印度的自贸协定数量少、覆盖范围窄,在吸引外资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印度的“利用”本质并未改变,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是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实际上是通过关税胁迫各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向美国靠拢,印度虽然暂时获得了较低的关税,但美国仍在关键领域对其施压,比如要求印度减少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购买美国高价武器等,这种交易式的合作关系,随时可能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或战略需求的变化而破裂。 从长远来看,莫迪的算盘打得太响,反而可能让印度陷入被动,一方面过度依赖美国市场会使印度经济暴露在外部风险之下,2024 年印度对美出口下降 73 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出口却逆势增长 3.2%,这充分说明单纯依靠关税优势并不能保证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印度在关键领域的短板短期内难以弥补,以稀土产业为例,尽管印度计划投资 250 亿卢比扶持稀土加工,但目前其稀土产量仅占全球的 1%,且缺乏高端加工技术,根本无法替代中国的地位。 莫迪的这番言论,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他试图通过迎合美国的对华政策,为印度争取更多的国际关注和经济利益,然而在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今天,单纯依靠关税优惠或政治投机,根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印度若想真正成为“替代供应链”,必须先解决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把宝全押在别人身上,否则所谓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最终可能变成一场得不偿失的闹剧。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