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登禹将军牺牲的现场画面,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他,赵登禹原是冯玉祥的部下,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部队被蒋介石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赵登禹,1898年5月16日生在山东菏泽赵楼村,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13岁开始跟武师朱凤军学武,刀枪剑棍样样精通,还练了太极拳和八卦掌,三年就成了高手。这身本事,后来在战场上可没少帮他。 1914年,16岁的赵登禹不甘心在家种地,跟哥哥赵登尧和两个朋友走了900多公里,去陕西投奔冯玉祥的部队。那时候冯玉祥的队伍满员了,他只能先在佟麟阁手下当个没工资的副兵。到了1916年,他正式入伍,还给冯玉祥当过贴身护卫。有一次摔跤比赛,他把好几个壮汉摔得爬不起来,连冯玉祥都输给他,冯玉祥乐呵呵地夸他有种。 1918年,赵登禹跟着冯玉祥驻防湖南常德。有回在德山训练,碰上一只猛虎,他二话不说开枪打伤了老虎,最后还活捉了它。冯玉祥高兴坏了,给他拍了张照片,写了“打虎将军”四个字登报表扬。从那以后,这外号就传开了。 接下来的几年,赵登禹打过1922年的直奉战争和1926年的北伐战争,一路从士兵干到团长,战功不少。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的西北军吃了败仗,被蒋介石收编。很多将领都怕被裁,赵登禹却主动站出来,接下了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的位子,稳住了部队,也给自己攒下了好名声。 1933年,日军打到长城一线,喜峰口成了关键。赵登禹带着109旅连夜赶到,硬是把日军先头部队挡了回去。那时候第29军装备差得要命,步枪老旧,炮弹都数得过来。白天守阵地拼得头破血流,晚上他还带着大刀队偷袭日军营地。那次夜袭,他腿上中了枪伤也没退,带着3000多人杀了过去,砍了3000多日军,自己也伤亡上千。这仗打得漂亮,喜峰口保住了,赵登禹也升了132师师长。 1935年,第29军调到北平,日子好过了点,可有些将领开始摆谱,军纪也松了。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一响,抗战全面爆发。赵登禹奉命守南苑,这地方地势平坦,守起来费劲。手下7000多人,番号乱七八糟,战斗力也不咋地。更糟的是,军里有个叫潘毓桂的家伙,留过学日本,暗地里给日军通风报信,把援军都害得没来。 7月28日,日军猛攻南苑,赵登禹带着人死扛,硬是顶了好几波进攻。可日军火力太强,阵地守不住,宋哲元让撤退,命令却传得晚了。部队撤到天罗庄时,撞上日军埋伏,赵登禹的车被打成了筛子,他胸口和额头中弹,当场就没了,年才39岁。那天,副军长佟麟阁也牺牲了,第29军彻底乱了套,平津很快就丢了。 赵登禹死后,红十字会先把他埋了,后来迁到卢沟桥边。1980年,北京修了他的墓,立碑纪念。现在北京有赵登禹路、赵登禹学校,都是为了记住这位英雄。那叛徒潘毓桂,抗战胜利后被抓,判了叛国罪,死在牢里,也算罪有应得。
这是赵登禹将军牺牲的现场画面,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他,赵登禹原是冯玉祥的部下,中
爱吃凉拌菜
2025-07-14 11:30: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