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王近山随手消灭180名日军,但在清点战利品时,战士却疑惑道:“枪呢?”闻讯,王近山观察日军尸体,突然发现惊人秘密。 王近山1915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县,家里穷得叮当响。8岁给人放牛,13岁当长工,吃尽苦头。1930年,15岁的他投奔红军,算是找对了路。1932年入党,凭着一股狠劲儿和聪明脑袋,在队伍里混得风生水起。长征时他当团长,带着人翻雪山过草地,硬仗没少打。1935年突破嘉陵江,他冲在最前头,子弹擦着头皮过,血流了一脸也不吭声。1936年进红军大学学了点军事理论,算是给后来的大仗攒了本钱。 抗日战争爆发,他调到八路军129师当772团副团长,打了不少硬仗。1938年在山西七亘村,他指挥两次伏击战,靠着山路地形坑了日军几百号人,物资也抢了一堆。这仗打得漂亮,后人还拿来当教材。他作风猛,决策快,人送外号“王疯子”。1943年升任386旅旅长,在晋东南跟日军玩游击战,次次让敌人吃瘪,日军一提他就头疼。 1943年秋天,王近山带386旅16团往延安赶,路过山西洪洞县韩略村附近。部队刚歇脚,他就跑去村口踩点,从老乡那听说最近有日军军官车队经过。他脑子一转,觉得这事有戏。晚上回来,他召集人开会,简单画了个地形图,决定连夜设伏。战士们埋伏在公路两边,机枪架好,手榴弹备齐,还用牛车堵了后路,天一亮就等着日军上钩。 早上,果然来了一队车,前头是轿车,后头跟着一串军用卡车。战斗一打响,机枪扫过去,头车司机当场完蛋,后面的车想跑也跑不了。手榴弹扔出去,炸得日军懵了圈。敌人跳下车反抗,可奇怪的是没怎么开枪,全拿军刀冲。半小时不到,180个日军全撂倒。清点时,枪没几把,倒是军刀指挥刀一堆。王近山过去一看,这些死者军服底下穿便装,有的肩章还挂着眼镜框,身份明显不一般。 后来才搞清楚,这帮人是日军高级军官组成的观战团,带着刀显摆身份,没想到撞上王近山这硬茬。这仗误打误撞干掉了日军指挥层,华北的敌人直接懵了。王近山收拾完赶紧撤,安全到了延安。这场仗虽不大,却狠狠给了日军一耳光。 王近山打仗靠的是脑子和胆子。他不光会冲,还会算。韩略村这仗,他从老乡一句话里抓到机会,布置得滴水不漏。七亘村那两次伏击,也是靠地形和时机把日军耍得团团转。他带兵有个特点,冲锋时总在最前面,受伤也不下火线。长征时左臂被炮弹碎片划伤,他随便包一下接着指挥。1943年10月去延安路上,他顺手打了这场伏击战,120多个日军军官没了,士气大振。 他有个外号“王疯子”,不是瞎叫的。疯在哪?敢打敢拼,主意正。日军怕他不是没道理,他专挑软肋下手,打完就跑,游击战玩得贼溜。这种风格在抗日战争中特别管用,日军防不胜防。他不光靠运气,红军大学学的军事理论让他指挥更有章法,硬仗软仗都能拿下。 韩略村伏击战干掉的不是普通兵,而是日军观战团,里头不少高级军官。这帮人本来是来看戏的,结果自己成了戏。180人听着不多,但对日军指挥层来说是真疼。华北的作战计划得调整,士气也受挫。八路军这边正好相反,战士们一看打了个大胜仗,信心爆棚。消息传开,老百姓也跟着高兴,抗战决心更足了。 这场仗还有个意外收获,日军内部乱了一阵。观战团没了,指挥链断了一截,后续行动自然受影响。王近山这随手一击,成了抗战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点。虽然后来没大张旗鼓宣传,但影响实打实摆在那。 1943年后,王近山继续往上爬。1944年他调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当新编第四旅旅长,守延安。1945年爷台山反击战,他靠地形挡住国民党军,保住根据地。解放战争来了,他1946年当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打上党战役,全歼敌人。1948年襄樊战役,他围攻襄阳,两天干掉2万守军,抓了不少国民党将领。1949年渡江战役,他带兵过长江,直插敌后,解放华东立了大功。 1950年朝鲜战争,他去志愿军当第3兵团副司令员。1952年上甘岭战役,他指挥部队死守,硬是顶住敌军炮火,反击干掉几万敌人。1955年回国,他被授中将军衔,勋章挂满胸口。晚年他干过公安部副部长,1964年因个人问题被下放河南农场。1975年待遇恢复,1978年病逝南京,63岁。从放牛娃到开国中将,他这辈子真没白活。
1943年,王近山随手消灭180名日军,但在清点战利品时,战士却疑惑道:“枪呢?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14 09:15:14
0
阅读: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