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互联网社区有一个好处,就是任何热点都能找到镜面案例甚至回旋镖。
李欣莳事件一面可以和海棠作者事件一起看。大部分正常人的共识是,当事人有错。出轨就是错了,写H文就是错了,没有任何洗白空间;
少数奇葩则坚持无限自由那套,毫无人伦底线,黑的能洗成白的,什么出轨有理啦,传播H文盈利也没错啦...反正这群后现代贵物一向喜欢这类独特的反人性的价值观。
李欣莳事件的另一面,则是过去无数的情感小作文PPT,以及争议婚恋案的当事人们。
我们不能只在发现违背自己三观和利益的犯错者时,才喊打喊杀拍手叫好,
更不能只看到身份相近的犯错者时,才想起来人文关怀,想起隐私权。
个体也许会双标,但基于大众主流价值的社会判断,尤其主流判罚,可都是一视同仁的。
除少数奇葩外,咱大多数人的观点还是正常的:
不忠就是错了,过分的性开放也是要不得的,
只是开除的判罚尺度,和公开实名审判有待商量。
当然了,对李同学是如此,后续其他小作文的事件后,还是要统一标准才好。
游戏人间
渣女爱渣女,一起骗老百姓,渣女希望所有女人都胡来,都找不到好男人,都没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