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巴彦毛都苏木:紫花苜蓿“小大模式”铺就生态养殖致富路

金台资讯 2025-07-11 18:09:10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推动紫花苜蓿种植,利用庭院、沙化退化及低产田地,达4600多亩,形成“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带动养殖,助农牧民快速增收,走上生态致富路。

在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巴彦毛都嘎查玛拉沁小组,养殖户水山家的紫花苜蓿长势喜人,椭圆的叶片绿意盎然,朵朵紫花随风摇曳。他熟练地完成打草、运输、搅碎、喂牛等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

“今年在苏木政府支持下,我用18亩果园种植紫花苜蓿,自采用自家产的草喂牛后,养殖效益大大提高,还减少了对外部饲料的依赖。”水山高兴地说。

巴彦毛都苏木是种养结合地区,黄牛存栏量始终稳定在3万余头,人均拥有7头牛。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苏木积极帮助村民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推广“青贮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冬黑麦”轮作种植,构建起坚实的饲草供应体系。

据科左后旗生态文明促进会会长韩涛介绍,2022年起,科左后旗在巴彦毛都苏木开展紫花苜蓿种植实验示范工作,目前经济效益初显。种植第一年可收割两茬,从第二年起,管理得当能收割四茬,每茬每亩产量可达4000斤。用于饲养适龄母牛,每头牛每日饲喂10斤青草,每天可降低养牛成本6元左右;若用于干草销售,每亩平均收益1000元左右。

该模式好处多,一方面,小规模种植便于农户精细管理,能根据自家土地和养殖情况灵活调整种植规模;另一方面,大群体种植形成规模效应,在饲料供应、技术交流、市场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发展养殖产业,帮助农牧民快速致富增收,带动越来越多农牧民走上生态养殖的致富道路。(关雪峰、纪鑫、王超越)

0 阅读:6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