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时候官员除非有大罪,或是有贪污情弊,一般情况不会抄家。可是到了清代,抄家成

肖恩说史 2025-07-10 23:01:43

明代的时候官员除非有大罪,或是有贪污情弊,一般情况不会抄家。可是到了清代,抄家成了犯官的标准配置,即便刑部没有定罪,也是先抄了家再说。 抄家的风气是雍正一手带起来的,当时为了追查国库亏空,将涉罪官员全部抄家进行弥补。乾隆朝开始,抄家完全变了味道,成了皇帝敛财的一种常用手段。 清代以前官员抄家所得全部要入国库,而清代官员家产则全部流入皇帝内库广储司,换言之,抄家所得的意外之财最终成了皇帝的私产,随时都能动用。 本来皇帝的小金库就不富裕,抄家也就成了皇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过同样是抄家,皇帝也得看掂量掂量官员的家族背景。 像康熙朝鳌拜、索额图那么大的罪过,康熙帝也没有抄家。雍正朝年羹尧、隆科多被治罪后,年羹尧就被抄家,隆科多则没有。 道理很简单,隆科多的家族背景比年羹尧硬多了,佟佳氏一族一门显贵,雍正说什么也要顾忌他亲奶奶孝康章皇后的面子。 所以说,皇帝在抄家的时候,也是专门捡软柿子捏,和珅如果要是出在贵族世家,嘉庆帝恐怕也不会抄家。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肖恩说史

肖恩说史

日饮夜饮 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