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抗拒的事,越做不好?原来古人早看透了 “内耗型人生” 最近刷到句扎心话:“人对极反感之事,很难认真对待,如同鸟儿抗拒牢笼。” 这不就是当代打工人、学生党的真实写照吗? 被迫参加的无效社交,边假笑边刷手机;为了完成 KPI 硬着头皮做的方案,改十版还是一团糟;被父母逼着考公,书翻了两个月还停在第一章... 我们总在对抗中消耗能量,像被困在笼里的鸟,越扑腾越疲惫。 想起某大厂员工匿名爆料:领导非要用 AI 写周报,大家表面配合,实际全在摸鱼。这就是典型的 “反抗式应付”,最后数据难看,领导还怪员工不努力。 心理学上有个 “心理阻抗” 效应:越抵触的事,大脑越会分泌负面情绪激素。这时候就算强迫自己完成,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就像让一个恐高的人去走玻璃栈道,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还指望他摆 pose 拍照?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 把 “不得不做” 换成 “对我有什么好处”(考公能让爸妈安心,还能换个轻松岗位) ✅ 拆分任务,把大目标变成小打卡(每天学 30 分钟,比硬啃 3 小时更容易坚持) ✅ 允许自己摆烂,但要设定 “摆烂期限”(emo 两小时,然后立刻行动) 记住!与其做笼子里愤怒的鸟,不如先飞出困住你的思维牢笼。那些让你反感的事,或许藏着打破现状的钥匙�� 人间清醒 自我成长 反内耗攻略
为什么越抗拒的事,越做不好?原来古人早看透了“内耗型人生” 最近刷到句扎心话:
金硅子科学
2025-07-08 07:16: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