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最大的胜利,也是最大的失败! 就是李秀成,陈玉成的二破江南大营。

彭丽说 2025-06-27 21:31:03

太平军最大的胜利,也是最大的失败! 就是李秀成,陈玉成的二破江南大营。 1860年二破江南大营的胜败转折,战术的巨大胜利中隐藏着战略的决定性惨败。 战役始于当年3月,李秀成率六千轻骑伪装清军,七百里奔袭杭州,以“围魏救赵”之计诱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分兵一万三千南下。 待清军主力离营,李秀成立即撤出杭州,与李世贤、陈玉成等部在安徽建平会师,聚十余万兵力分五路杀回天京。 5月5日,陈玉成部突破清军西南防线,城内太平军趁机抛掷火罐引爆清军火药库,几万金陵大营清军瞬间崩溃。 统帅和春败逃后自杀,张国梁落水身亡,天京长达两年的围困就此解除,缴获辎重粮草无数,新式大炮数十门,火药万斤。 其实这个时刻,天京城虽然被困,但远远没有城破风险,以此地牵制清军,咸丰还多次让曾国藩增援,由此来看还可以分散湘军力量。 但这场胜利看似辉煌,却成了战略崩盘的开端。 太平军破营后随即东征苏常,用一个半月拿下苏州、常州等富庶之地,看似扩充了地盘,却犯了致命错误:此时湘军正按曾国藩“以上制下”的策略,全力围攻安庆——这座扼守天京上游的门户。 安庆若失,湘军可顺江直逼天京,而太平军却因东征将主力耗在苏南,忽视了上游危机。 当1860年6月太平军在苏南建立苏福省时,湘军已完成对安庆的合围。 陈玉成虽多次率军救援,已经来不及了,因太平军主力分散、后勤不济,加之湘军完成合围,洪秀全调兵失误,最终在1861年9月安庆陷落。 这场战役暴露了太平天国的战略短视:二破江南大营是战术上“解近围”的成功,却因贪恋苏南财赋而放任湘军“筑远围”,用短期胜利换来了长期被动。 这就是为什么1860年太平天国取得如此大胜后,没多久就形势急转直下的原因。 本来清廷内部满汉掣肘,江南大营一破,湘军一家独大,统筹整个战局,太平天国更岌岌可危了。 正如湘军幕僚赵烈文所言:“太平军得苏常而失上游,犹如人患腹疾而不顾心脑,败局已定。” 安庆失守后,天京失去屏障,太平军从此陷入湘军水陆合围的死局,所谓东征的“胜利果实”,最终成了加速败亡的催命符。

0 阅读:5224

评论列表

南若妖

南若妖

16
2025-06-28 18:56

根本就不要去动江南江北大营,这部分都是渣渣,留着还可以迷惑朝廷,消耗朝廷的钱粮,猪队友就得给对方留着。

心平气和 回复 06-29 10:29
纯属打酱油的,

漫步

漫步

12
2025-06-29 05:33

洪秀全在五王里面就是个纯粹的精神领袖,外斗外行,内斗内行,有能力的开国几位王都被弄死和弄走了,剩下的不得掂量一下,老打胜仗被惦记了可是要死的

用户10xxx28

用户10xxx28

8
2025-07-02 16:08

太平天国后期就是一盘散沙,谁打的地盘归谁,都去抢好的地盘,不想打硬战。安庆之前的九江也是这样丢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

6
2025-06-30 08:04

归根结底还是陈玉成与曾国藩的实力差距。如果天王只当上帝,忠王节制诸王兵权,说不定天下就是太平军的了。

神秘的未知存在

神秘的未知存在

6
2025-07-09 10:16

太平天国的精锐都是分兵被击破,陈玉成2万,李秀成两万,其他小山头加起来1万,5万人合起来,才对湘军有优势?

铁马冰河 回复 07-11 07:27
北伐二万,天京事变杀二万,都是绝对精锐和骨干,达干再一分裂,完了

黄昏の清兵卫

黄昏の清兵卫

4
2025-06-28 16:37

有道理

没啥需求

没啥需求

4
2025-06-30 07:20

攻击苏杭也不是不对,使清政府经济困难,可以可以算是长远的战略。归根结底还是能战的机动兵团太少,善战的将太少。多一个机动兵团,绕道攻击湖南,可能效果不一样。

老九

老九

3
2025-06-30 16:12

一群文盲神棍邪教组织,真要让他们成功了,今年夫妻都得分开住

贫道泡师太 回复 07-01 18:32
夫妻分开住啊!那可是善政!

猜你喜欢

彭丽说

彭丽说

彭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