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年,明军猛将胡大海正在观看士兵操练,蒋英从袖子中拿出五十斤重的铁锤,将其

历史透视眼 2025-06-23 01:48:35

1362年,明军猛将胡大海正在观看士兵操练,蒋英从袖子中拿出五十斤重的铁锤,将其脑袋砸烂,一代名将就此殒命。朱元璋大怒,让李文忠率兵去追击蒋英,在杭州将其抓获,血祭胡大海。 胡大海跟着朱元璋打下和州那天,江面雾重。 朱元璋只给三千精骑,还塞一批折旧元军甲。 胡大海却让众人换上元军旧服,夜半靠桅杆灯火混进北门,内外呼应,火把一举,官军还没反应就投降。 杨完者率十万来援,远望城楼红旗已换,只得放弃。 朱元璋说:“这一计顶十万兵。”从此“胡大海”三个字传遍江淮。 打徽州时,山城路窄,元军凭高射箭。胡大海不急攻,带队巡山,测崖壁软硬,选出一道藤蔓攀行。 三百敢死队深夜摸到城垣,用麻油浇门闩,扯下城旗。 天亮,元将发现背后火起,惊慌弃守。 徽州百姓见红巾军军纪严,“不杀、不掠、不焚”,自发打开粮仓迎军。朱元璋立刻封胡大海为右翼统军,与徐达并肩。 1359年拿下婺州,胡大海留下主力镇守。张士诚、陈友谅都想抢东南粮道,却被胡大海截住水陆要冲。 1360年,信州城墙完好,众将主张再北取地。胡大海摇头:“此闽楚喉舌,放手等同自断气。”他把王恺调成城防都指挥,修堑、筑望楼,把信州钉牢。 朱元璋点地图:“江南后背安心,全靠金华、信州两钉。” 元军败势已现,旧部纷纷投降。蒋英自称杨完者旧将,带百余兵马,腰间悬马铃,骑术精悍,一到金华就斩山贼首级献功。 胡大海见其骁勇,给他宿卫营,常呼作“壮弟”。没人想到这壮弟早和刘震、李福私下结盟,准备把金华献给张士诚。 1362年正月尽,金华少雨,城中弩棚翻修。 蒋英借口“试弩”,请胡大海二月初七登八咏楼赏射。当天,楼下彩旗与鼓队早候,蒋英笑迎,钟矮子跪在台阶号哭:“蒋将欺我,求胡公救命!” 胡大海俯身询问,人群忽散,蒋英袖里铁锤飞出,两声闷响,胡大海头骨碎裂,重甲都震裂扣环。钟矮子拔匕首连刺,刘震、李福封锁楼梯,侍卫还未登梯已中箭。 楼外百姓听鼓声变狼号,惊见蒋英披甲举旗,砍死胡关住和王恺,带兵冲向金华府库。 朱元璋闻报呆坐营帐,水米不进,只抬头吼一句:“徐达、李文忠,给我追!”徐达按兵策马东下,李文忠扼浙江水路,三月封锁浙东。 蒋英抢得金银后投张士诚,沿江设卡,昼伏夜渡,仍被徐达人马咬紧。 1366年冬,李文忠攻杭州,城破旗摧。蒋英困守凤凰山,箭尽粮绝,夜逃被擒。解赴金陵途中,徐达命人押至金华胡大海墓。墓前雪厚,东北风割面。 蒋英双膝跪地,仍骂“红巾匪类”。校尉抽军棍,当场打断四肢,再拖到朱元璋行宫。 朱元璋抖开黑缎祭文,亲押蒋英到墓前杖杀,血溅石阶。他沉声念完“天地昭昭,逆贼伏法”后,转身泪落不止。 胡大海已无子。长子胡三舍早因醉闹斩首,次子胡关住同日遇害。 朱元璋挑出养子胡德济照管遗族,又提为浙江行省右丞。 征北时胡德济战败,副将斩阵亡,徐达上奏“失律当斩”,朱元璋只罚俸,却不追究。朝议记:“念越国公在天之灵。” 明朝建国,朱元璋亲定功臣庙位次:越国公肖像列第七。 诏书标注“三不军纪”,命翰林刻石。 金华百姓逢岁祭仍摆素酒,念当年不焚一屋、不污一妇的军规。 城北八咏楼残角留血迹难洗,后人称为“铁锤梁”,白日乌鸦不落。 参考资料 [1]《明史·胡大海传》

1 阅读:5910

评论列表

默认名

默认名

32
2025-06-23 19:54

好家伙,这衣服质量杠杠的,袖子里能放50斤的大锤

春江鸭水

春江鸭水

29
2025-06-23 20:43

不被害,明朝后迟早也让朱八八害死,早死留英名

叹众生不肯回头 回复 06-24 13:02
那些草包根本不看历史过程,从来不去了解洪武大帝为什么要杀跟过他的人。

春江鸭水 回复 叹众生不肯回头 06-24 13:28
是呀,都是有理由,难道昰为永乐靖难上位留下伏笔

小乙哥

小乙哥

11
2025-06-23 17:12

这个袖子有点大,可以藏住五十斤的铁锤!

墨城勇者

墨城勇者

8
2025-06-24 07:13

袖里乾坤

哈哈一受

哈哈一受

7
2025-06-23 16:56

比孙悟空差远了,+万八千斤的铁棒藏身朵里。

懒猫

懒猫

3
2025-06-24 10:45

靠!“粉面哪吒”胡德纪原来是养子。《明英烈》害我。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

2
2025-06-24 07:18

五斤铁锤足矣致命了,不用夸张到50斤

雪无尘

雪无尘

2
2025-06-24 13:56

古代用的袖锤一般只有几斤重,出其不意拿在手里伤人。

秋暝1996

秋暝1996

2
2025-06-24 11:12

胡大海墓城市圹张消失了

雪无尘

雪无尘

1
2025-06-24 13:54

胎神自己回去把锻炼的哑铃五十斤重的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五十斤的锤子放在袖口里,怎么编也要符合逻辑吧。

王冬青

王冬青

2025-06-24 11:50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八万余吨,想去吧

阿慢

阿慢

2025-06-24 11:46

跟程咬金很像的人物,竟然早早就死了,可惜了。

猜你喜欢

历史透视眼

历史透视眼

洞察古今,剖析历史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