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商人,花了80两银子,买回恩人的女儿和她的贴身丫鬟,将她们养到二八年

思润评过去 2025-04-29 15:20:41

古时候有一个商人,花了80两银子,买回恩人的女儿和她的贴身丫鬟,将她们养到二八年龄如花似玉的时候,商人老婆又把这姑娘和丫鬟卖了去,却只拿回了70两银子。 很久以前,有个商人,他花了80两银子,救回了恩人的女儿和贴身丫鬟,把她们抚养长大,直到她们变得亭亭玉立。可没想到,商人的老婆后来把这两个姑娘给卖了,结果只拿回了70两银子。 话说这位商人,生意做得可大了,整个镇上都是他的买卖。那时候虽然大家都觉得读书做官才是最好的出路,但这位商人在镇上的名声特别好。他虽然读书不多,但心眼儿好,经常摆摊给乞丐和穷人送粥、包子啥的,还给镇里修了不少东西。镇上的人都说他是“大善人”,对他赞不绝口。有一天,商人在集市溜达时,突然看到一个特别熟的面孔,那不是他恩人的闺女桑荷嘛!想当年,桑荷她爹在商人最落魄的时候帮了他一把,不仅给他钱,还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有了商人今天的成就。可桑荷呢,因为老爹得罪了土匪,家里遭了难,自己也被人卖到这儿来了。商人一看,二话不说,立马花了80两银子把桑荷和她身边的小丫鬟买了下来,带回家当亲闺女一样养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几年过去,桑荷和小丫鬟都出落得亭亭玉立。可商人的老婆却一直看桑荷不顺眼,总觉得商人想把桑荷娶当小老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商人外出谈生意前,还特意叮嘱老婆要对桑荷好,可他老婆早就有自己的小九九了。商人前脚刚走,她后脚就以70两银子的价钱把桑荷和小丫鬟卖到了隔壁镇上一个大官家里做陪嫁丫鬟。说来也巧,这位大官正好是桑荷爸爸以前的老朋友。他一见到桑荷,多问了几句就认出来了,原来这孩子是他老朋友的女儿,已经好多年没见了。大官看桑荷挺可怜的,就让她住在自己家里,陪着自己。桑荷这下可算是找到了个温馨的家,经历了这么多曲折,最后总算是有了个好结果。这个故事说了个很实在的社会现象:人心真是复杂,又好又坏。你看那商人做了好事,可他妻子却只顾自己,真是差别大。命运也真是捉弄人,让人感慨万分。桑荷的事儿就告诉我们,做好事、当好人,最后肯定有好果子吃,就算在最难的时候,也会有希望出现。这一辈子啊,咱管不了别人怎么做,但自己心里得有杆秤,多传递点温暖和希望。

0 阅读:64
思润评过去

思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