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女子是独生女,婚前跟丈夫约定,第一个孩子随母姓,女子第 一胎生下儿子后,儿子随了她的姓氏,二胎女儿跟着老公姓,孙女满月公公知道孙子随母姓后,跟儿媳大吵一架,忍不住打了儿媳一巴掌,两人闹到派出所,儿媳:我父母都没打过我,他凭什么打我?公公:孩子有父亲,随母姓是让人看笑话。
4月28日新闻晨报报道,温州一家人,为了孩子的姓氏问题,公公打了儿媳一巴掌,最终一家子闹到派出所。
阿美(化名)是一个独生女,老家在湖北,她的老公李先生是浙江温州人。
阿美和李先生结婚前就说好了,将来他们要生两个孩子以上,阿美跟丈夫提出,希望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能跟她一起姓。
李先生很开明,在他看来,不管孩子跟谁姓都是他们的孩子,再说了,第二孩子也跟着他姓,他不吃亏。
两人结婚后第 二年,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阿美顺利生下儿子。
因为婚前有了那样的约定,所以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儿子跟着阿美的姓氏。
夫妻小两口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没有告知双方父母,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毕竟是自己的,让他跟谁姓由自己来决定。
因为公婆没有跟阿美和李先生住一起,平时偶尔见面,也是叫孩子的小名,所以公公一直不知道孙子的姓氏。
这样又过了一年多,阿美生下二胎女儿,照着之前的约定,二胎女儿跟着丈夫李先生姓。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女儿满月酒这天出事了。
在女儿的满月酒上,公公李大爷偶然间知道,孙子跟着阿美姓,孙女跟着自己姓,他立马就不开心了。
李大爷找到儿子儿媳,质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儿子说,他在婚前就跟阿美约定好了,第一胎跟着母亲姓,第二胎跟父亲姓。
所以,第一胎生下儿子后,儿子跟着阿美姓,二胎女儿跟着他们老李家姓。
李大爷很生气,质问他们,给孙子改姓为什么没有跟他商量?
阿美见李大爷不依不饶,也生气了,说他们是孩子父母,有权利让孩子给跟谁姓。
李大爷一听,火气“唰” 的就上来了,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儿媳搞出的幺蛾子,二话不说,直接一巴掌甩到儿媳脸上。
公公这一举动,直接让现场混乱,开心地满月酒席变成了愤怒的争吵,有人报了警。
警察很快就来了,一家人被带去问话。
阿美一看到警察就委屈地哭了,她说,这么多年,我父亲都没打过我,他凭什么打我?
李大爷也很生气,自古以来孩子都是随着父亲姓氏,这是家族血脉的传承,儿媳把孩子弄成跟她一个姓,这是让旁人、亲戚朋友看笑话。
而且,最让李大爷最不能接受的是,一胎孙子跟着阿美姓,二胎孙女才随他们姓李,将来孙女是嫁出去的,他们老李家的香火不是断了吗?
最后,在民警地耐心调解下,李大爷慢慢平息怒火,最终跟儿媳阿美道歉,阿美也理解公公的心思,原谅了公公。
不过,关于给孙子改姓一事还没有协商好。
那么,从法律角度,如何分析这个事呢?
1. 关于子女姓氏选择权问题。
根据《民法典》第1015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
在本案中,阿美与李先生婚前约定第一个孩子随母姓,第二个孩子随父姓,这种约定本身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夫妻双方对子女姓氏的选择权是平等的,子女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2. 公公打儿媳的行为是否违法?
根据《民法典》第1010条规定:禁止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家庭暴力。
本案中李大爷在得知孙子随母姓后,与儿媳发生争吵并动手打了她,这种行为属于家庭暴力,是违法的。
儿媳有权要求李大爷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
3. 公公对子女姓氏的干涉是否合法?
李大爷认为“孩子有父亲,随母姓是让人看笑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根据法律规定,子女的姓氏选择权属于父母,公公无权干涉子女的姓氏选择。
李大爷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儿媳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法律对家庭成员平等权利的保护。
4. 那么,如何解决姓氏争议?
如果夫妻双方对子女的姓氏选择存在争议,应当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在本案中,夫妻双方已经通过婚前约定解决了姓氏问题,公公的干涉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总之,儿子随母姓是合法的,夫妻双方对子女姓氏的选择权是平等的。
公公打儿媳属于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
公公无权干涉子女的姓氏选择,应当尊重夫妻双方的约定。
建议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家庭矛盾进一步升级。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