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赠送纳米比亚4000吨大米,一旁看热闹的西方国家冷嘲热讽,但令它们没想到的是,纳米比亚随后的一个举动,却让他们后悔不已。 2019年,英国力拓集团总部会议室内,西方媒体记者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当中国铀业公司宣布以1.065亿美元成功收购纳米比亚罗辛铀矿68.62%股权的消息传出后,满屋子的记者都难掩惊讶。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低声问道:"为什么是中国?我们才是纳米比亚最大的'援助国'啊!" 在2017年,纳米比亚大地干旱的裂缝中,一辆辆印有中国标志的卡车缓缓驶入温得和克市区。这些卡车载着4000吨大米,驶向这个非洲国家的各个角落。当时,纳米比亚已经连续三年遭遇干旱,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这个70%粮食依赖进口的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粮荒"。 纳米比亚虽然地广人稀,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259万。这里的人们生活并不富裕。一位超市收银员每月收入仅相当于400-500元人民币,却要面对高昂的物价:一公斤大蒜50-60元,猪肉40-50元,一罐可乐要4.5元。对于这样一个资源丰富却贫穷的国家来说,中国的援助恰逢其时。 "中国再次当了冤大头!"一些西方媒体这样评论中国的援助,认为中国不过是在浪费资源。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援助背后有着几十年的友谊积淀。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纳米比亚还在争取独立时,一位名叫努乔马的年轻人就曾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寻求支持。当时西方国家对纳米比亚的独立置之不理,而中国却伸出了援手。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对纳米比亚进行援助,无论是打井、盖房,还是建设学校、水产养殖中心,来自中国的帮助一直没有停止。 这种无私援助的背后,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交往的一贯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经济条件。几十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这样对待过纳米比亚。 "我们不会忘记朋友,"2017年,当接受中国援助的大米时,纳米比亚总统格因戈布如是说,"在纳米比亚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人民与我们站在一起。" 2023年12月18日,纳米比亚开国总统努乔马站在湖山铀矿的开阔地上,目光中充满感慨。十年前,这里还只是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如今却已经成为欣欣向荣的矿山。在湖山铀矿开工10周年庆典上,努乔马发自内心地感叹:"十年来,上万名纳米比亚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这足以证明中纳两国的合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回到2019年,当中国铀业公司宣布成功收购罗辛铀矿控股权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这座铀矿历史悠久,自1976年开始生产,是世界上运营时间最长的露天铀矿,其最大股东一直是英国的力拓集团。但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国际铀矿市场低迷,导致供过于求。2017年,罗辛铀矿出现亏损,力拓集团为了"加强投资组合,专注于核心资产",决定出售该铀矿。 2018年11月26日,力拓集团与中国铀业签署约束性协议,以1.0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所持有的罗辛铀矿68.62%股权。中国企业的这次"反周期"投资,正是抓住了市场低迷时期的良机。更令人惊讶的是,到了中国铀业公司手中,罗辛铀矿在2019年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全年收入28.2亿纳元,总体运营成本降低了15%,实现了5.03亿纳元的净利润。 这一成功不是偶然的。自2016年以来,中国启动了15个核电机组的建设,目前运行的核电机组累计达47座,国内对铀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中国在铀矿开采提炼技术上的进步,使得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并降低成本。 更重要的是,中国铀业接手后,铀矿98.7%的员工来自纳米比亚当地,仅有1.3%的外籍员工,解决了当地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企业还重视员工的能力发展,对整个职业生涯都有细致规划,使本地员工获得了丰厚回报的长期就业机会。2019年,罗辛铀矿还将2600万纳元支付给罗辛基金会,用于开展当地教育、扶贫、中小企业发展和社区发展等事业。 如今,中国已成为纳米比亚最大的出口国和投资来源国,双方合作项目不断增多。中国在纳米比亚建设了航天测控站,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重要枢纽之一。2019年8月,中国航天员刘洋、陈东访问纳米比亚,与50名青少年面对面交流,畅谈宇宙的神秘与中国航天事业,将"航天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2023年12月,山东电工电气集团联合浙江南都电源动力公司,与纳米比亚国家电力公司签署合同,共同建设54兆瓦时电力储能项目。这是纳米比亚首个电力储能项目,将为当地带来可持续、创新型、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改善当地用电质量。
为什么很多美国人到了中国后不笑?他们都看到了什么?浦东机场,一个纽约来的外国
【128评论】【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