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80、90后小时候,即便父母打骂,也鲜见抑郁、轻生的情况,可现在孩子的

岚岚看商业 2025-04-28 19:06:31

为什么我们80、90后小时候,即便父母打骂,也鲜见抑郁、轻生的情况,可现在孩子的抑郁症发病率却这么高呢? 总有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原因是现在的孩子,他们的抑郁情绪找不到宣泄出口。学校、家长和老师,几乎把孩子们排解抑郁的出口全都堵死了。负面情绪越积越多,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出事。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家孩子每周和同学在学校以外一起玩耍的时间有多少?我认为这个时间指标,理想状态是每周能达到20个小时。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2小时,周末两天则必须10小时以上。这样的话,孩子在家里哪怕被爸妈打了一顿,心里不痛快,出去跟小伙伴们疯玩一通,消极情绪立马就消散了。 可现在呢?你再看看孩子们跟同学玩的时间,一周能有2小时以上吗?有些孩子甚至一年级同班同学都还认不全。上学家长送,放学家长接,直接切断了孩子与同学的联系。即便孩子大了,家长不再接送,但现在学校数量比我们小时候多了10倍,孩子们基本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上学,走路5到10分钟就能到家。在学校里,课间10分钟老师还拖堂,孩子也就够上个厕所。回到家又要写作业,很多孩子写到晚上10点。周末还有各种兴趣班、补习班。 现在有电话手表,孩子们本可以通过手表互相发信息、打电话,可有的家长却痛恨电话手表,觉得只要是能让孩子们随时沟通的工具,就是祸害,就像防贼似的。有的老师还规定学生不准用微信联系,甚至鼓励互相揭发。你看,是不是把孩子和同学玩耍的时间堵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在15岁之前,同学是孩子排解消极情绪的最佳渠道。不然孩子有了情绪,跟谁说呢?跟家长、老师说吗?可很多时候,这些情绪就是家长、老师造成的,跟他们说又有什么用?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现在孩子们之间有个新称呼,叫“人机”。大概意思就是,虽然他们是人,但更多时候像一台机器,只负责接受大人们的各种指令,被学习、考试、规矩占据了所有时间。这可比我们中年人自嘲的“牛马”更显冰冷。 我还看到有人说,上学的时候不需要交朋友,反正以后也不会再联系,学生时代的朋友没用。我想说,这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除非意志极其强大,否则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从小到大都没朋友,心理迟早会出问题。这根本不是同学将来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孩子现在会不会因此废掉的问题。这就好比,你有钱的时候可以说钱无所谓,但你要是从来没拥有过钱,还说钱无所谓,那就是个笑话。中年人可以说朋友没用,但对小孩子来说,朋友就等于半条命。 所以,别再说现在的孩子脆弱了。中国的10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童年最不快乐的一代人了。请把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快乐还给他们吧。

0 阅读:54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