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浙江一村民在山中深潭,抓到了一条37斤的大鱼。他便想把潭水抽干捕鱼,没想到水干后,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浙江西南有座凤凰山,山脚下住着几十户人家。村里人祖祖辈辈守着这片山水过日子,谁也没想过这普普通通的山里能藏着什么稀罕事。 1992年夏天,四十五岁的吴老五扛着渔网上山,本想着在深潭里摸几条鱼打牙祭,却意外揭开了山里藏了千年的秘密。 那天太阳刚偏西,吴老五踩着山道来到半山腰的深潭边。这潭水蓝汪汪的,水面飘着几片落叶,往深里看黑黢黢的看不见底。 他刚把渔网撒下去,就看见水里有个黑影慢悠悠游过去,那影子足有扁担长,惊得他手一抖差点把网扔了。等把渔网拽上来,好家伙,网里躺着条大青鱼,鱼尾巴甩得啪啪响,鱼鳞在太阳底下泛着青光。 消息传得比山风还快,村里老少围着吴老五家的院子看稀奇,有人拿秤一称,三十七斤整。八十多岁的李老太爷拄着拐杖直咂嘴:"我打小在这山沟里活到老,还没见过潭里出过这么大的鱼。" 第二天天没亮,十几个青壮年就扛着家伙什上山了。他们在潭边守了大半天,别说大鱼了,连鱼苗都没见着。 有人提议:"要不咱们把水抽干瞧瞧?"这话正说到大伙儿心坎上,当下凑钱买了三台抽水机,轰隆隆的机器声震得山雀都不敢落脚。 抽水这事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头三天水位不见降,第四天水面才下去半尺。有人嘀咕是不是碰上无底洞了,可谁也不愿先打退堂鼓。 整整十八个昼夜,三台抽水机没日没夜地转,最后潭底露出来的不是淤泥,而是整整齐齐的石头台阶。 等考古队坐着吉普车赶到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潭底现出个两人高的洞口,往里走是凿得方方正正的石室,墙上留着凿子打出来的斜纹。 最稀奇的是顶上那些石梁,一根根排得跟梳子齿似的,接缝处连张纸都插不进去。后来数了数,这样的石窟子在山里藏着二十多个,最大的能装下三间瓦房。 专家们拿着手电筒照石壁,发现上头刻着些古里古怪的图案。有像鸟不像鸟的,有像鱼不像鱼的,还有几个圆圈套着三角的符号。 村里读过私塾的王老先生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说这像是商周时候的东西。消息传到省城,来了好几拨考古队,拿着尺子量,端着相机拍,可谁也说不清这些石窟到底是干啥用的。 有老石匠摸着墙上的凿痕直摇头:"这手艺,现在用机器都难仿出来。"确实,那些石柱子上下一般粗,转角处跟刀切豆腐似的齐整。最绝的是排水沟,顺着山势斜斜地通到外头,两千多年过去了,下大雨时还能听见里头哗哗的流水声。 这些年专家们吵来吵去也没个定论,有人说这是古代采石场,可采石用得着雕这些花纹?有人说是个大墓穴,但里头半个棺材板都没找着。 还有人说怕是古人屯兵的地洞,可二十几个石窟子也藏不了多少兵。倒是村里人实在,管这叫"神仙洞",逢年过节还有人往洞口摆供品。 转眼三十年过去,当年抽水的小伙子都当爷爷了。那些石窟子现在围上了铁栏杆,成了旅游景点。导游拿着喇叭跟游客说,这是"世界第九大奇迹",听得吴老五直咧嘴。他到现在还常跟孙子念叨:"要不是当年逮着那条鱼,这些石头房子还不知要在水里泡多久呢。" 信息来源: 1. 浙江龙游石窟发现过程(《衢州地方志》1993年版) 2. 中国古代地下工程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 3. 浙江民间传说整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资料) 4. 石窟建筑技术分析(《中国建筑史·地下工程卷》) 5. 1990年代乡村生活纪实(《江南农村变迁录》)
这工作我能干到退休!3月15日,浙江一地招聘守鸟人,月薪9000元,包食宿,2人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