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拉不出屎还能怪马桶吗?"这句糙话最近把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送上了热搜,事情本来挺简单——司机接单送客到目的地,乘客推门下车时撞翻后方电动车,交警认定司机全责要赔两万。 可司机对着镜头喊冤的样子,愣是把简单事故变成了全民辩论赛,他说平台派单才导致乘客出现,乘客不听劝非要开门,凭啥责任全扣他头上?这话乍听像狡辩,细琢磨倒真戳着些痛处。 司机掰着手指头算账:平台派单不能拒接,否则扣分罚款;乘客下车时他提醒过注意安全,可人家当耳旁风;车门是乘客推的,摔的是电动车,最后却要自己掏两万。 交警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判得没毛病,但司机死活想不通——开网约车的被算法捆着手脚接单,被乘客当导航工具使唤,出事了倒成背锅专业户? 这事越往深里扒越有意思,平台躲在手机屏幕后面只管抽成,乘客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司机在现实世界里扛下所有。 别急着笑话司机甩锅,他这歪理邪说还真炸出不少共鸣,开过网约车的都知道,平台派单三公里接客两公里送人是常事,取消订单就扣服务分;乘客下车时那句"注意后方来车"有多少人当真? 更绝的是平台的安全提示,每次结束行程都弹窗让提醒乘客,可你要真跟乘客较真别开门,保不准吃个差评。 这年头跑网约车就像戴着镣铐跳舞,算法把时间卡得死死的,乘客把司机当智能机器人,等真出了事,冰冷的交规可不管这些弯弯绕。 说到这想起个老段子:机器人三定律说不能伤害人类,可没教机器人被人类伤害了怎么办。 现在平台算法把司机训练得比机器人还听话,乘客在车里跷二郎腿当大爷,等车门撞了人,倒要最守规矩的司机承担所有后果。 这事要较真起来,平台是不是该给每辆车装个自动开门感应?交规能不能给新业态开个口子?乘客能不能别把自己当甩手掌柜? 这哪是车门惹的祸,分明是数字时代的老问题——科技跑得太快,责任跟得太慢,最后摔跟头的总是老实人。 算法不会赔钱,但人性总要留条活路,这事您怎么看?要是您遇上这种"开门杀",觉得该谁买单?
"自己拉不出屎还能怪马桶吗?"这句糙话最近把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送上了热搜,事情本
哈皮的瓜瓜
2025-04-28 09:46: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