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股份刚刚发布2024年年报,警示函就随之而来。
星光股份4月27日公告,公司及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于近日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因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金额与实际差异较大,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且未及时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戴俊威、李振江、张桃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记者留意到,该公告的发布时间距离星光股份2024年年报发布时间不到一个小时。
星光股份股票4月22日至25日曾连续4个交易日一字跌停,股价已跌至1.85元。本报曾在4月26日发表题为《002076,连续四日一字跌停》的报道,提醒公司后续可能面临监管措施,包括收到警示函的风险。广东证监局的处罚措施相较于预期来得更为迅速而坚决。
警示函显示,2025年1月20日,星光股份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0万元至225万元、355万元至520万元、135万元至200万元。4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2024年经审计利润总额为亏损3253.20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097.5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696.90万元。
广东证监局指出,星光股份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金额与实际差异较大,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且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星光股份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同时,由于星光股份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均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星光股份股票4月28日将停牌一天,自2025年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星光股份”变更为“*ST星光”,证券代码仍为“002076”。
收购资产仅几个月就暴雷
在4月21日晚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星光股份表示,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是因为2024年收购的两家子公司商誉计提。本报曾以《002076,“摘星脱帽”仅两年,又面临退市风险》为题进行详细分析。
2024年,星光股份先后以800万元、1000万元增资收购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量子”)51%股权、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生信息”)51%股权,星光量子、元生信息分别于2024年6月、2024年10月纳入星光股份合并报表范围。
然而,收购完成仅数月后,星光股份便面临商誉减值的困境。
年报数据显示,星光量子、元生信息两家子公司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达2341.35万元,甚至高于星光股份当初增资收购星光量子和元生信息的总花费。
借助并购带来的量子通信等热门概念,星光股份股价自2024年8月以后持续持续攀升,到12月份最高涨至4.74元/股,区间涨幅超过200%。1月21日公司发布业绩预盈公告后,已经回调的股价再次大幅上涨。到3月底,股价不断下跌,4月21日公司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后,更是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已经沦为“一元股”。
“白衣骑士”入主两年再临退市风险
星光股份原名雪莱特,主营业务包括LED照明、紫外消杀、汽车照明、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由于持续亏损,净资产为负,雪莱特于2022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为摆脱困境,雪莱特启动了重整程序。佳德轩(广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雪莱特的重整投资人,出资3.93亿元,成为雪莱特的控股股东。
佳德轩背后的实控人为戴俊威,2023年1月成为雪莱特的董事长。2023年6月雪莱特更名为星光股份。
戴俊威入主雪莱特以后,除了上述两起收购,星光股份还设立了星光大数据有限公司、星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星光云计算有限公司、广东星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数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星能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三合数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公司。
星光股份由此集齐了量子通信安全、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市场热门概念,受到资金关注,交投活跃,换手率长期在10%以上。
然而这些并购和新设公司并未改善星光股份的经营状况,2024年星光股份的营收主要还是来自传统业务,除了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系列业务带来634.12万元营收外,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较2023年为负增长。
业绩“变脸”后,由于2024年营业收入仅1.92亿元,达不到扣除后的营业收入3亿元的“红线”,星光股份将再次披星戴帽,留给“戴俊威”这个曾经的“白衣骑士”的时间已经不多。
军师
必须严惩欺诈上市。